合同能源管理典型应用案例
建筑类:
1、武汉建设大厦空调系统节能改造方案与模式介绍
摘 要 :以武汉市建设大厦空调改造工程为例,重点介绍空调系统节能改造方案、合同能源管理的运作模式及实施流程,为合同能源管理在公共建筑节能改造项目中的推广和实施提供一定参考。
引言:
我国上世纪90年代末引进合同能源管理机制以来,通过示范、引导和推广,节能服务产业迅速发展,对推动节能改造、减少能源消耗、增加社会就业发挥了积极作用。但合同能源管理在实施中却时常遭遇推广难的问题,一方面大多数业主对合同能源管理机制不了解,认为节能的利益自身体现不明显;另一方面合同能源管理实施后的节能量缺少专业机构进行认定。因此面对目前节能服务企业难以推广的形势,政府部门除了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之外,还需要牵头打造一系列样板工程,促进合同能源管理的发展和推广。武汉建设大厦作为武汉市建委的办公楼,引入了这一模式在空调系统改造上进行试点,起到了较好的示范效果。
工程概况:
武汉市建设大厦,位于武汉市汉口常青路与振兴路交汇口,建筑东临城市主干道常青路,南临振兴路,西侧为沿街商铺,北面为中国三江航天集团用地。地上建筑面积约20127.60㎡,地下室面积4221.35㎡,建筑高度23.9m。建筑包括地下1层和地上5层,共6层,其中建筑功能分为:地下一层,主要功能为车库和设备用房;地上五层,主要功能为办公、多功能厅、会议、接待等。
该项目是在原有三江航天科工办公楼的基础上进行改造,最初用途为商业,整个大厦空调已按商业建筑配置了离心机+蓄热电热水锅炉+全空气系统。其中水泵为定频控制,离心机和锅炉均无能耗调节措施,末端采用定风量的全空气系统供应空调和采暖需求,整体无法调节,空调系统也没有实施计量,整体能耗较高。
因后期建筑功能变化较大,根据空调实际使用情况,原有设备主机系统仍需沿用,末端全空气系统基本形式不变,但因原空调末端系统是定风量的,不能根据末端的负荷和实际的舒适性需求来调节风量,故而造成了较大的能量消耗和浪费,急需进行改造。
节能改造方案:
2.1 节能改造整体思路
(1)选择优化而合理的方案进行系统设计和运行管理,减少工程初投费,节省运行费用,降低能源消耗,保护环境。
(2)空调风机采用变频控制,在低负荷情况下,低速运行,节约能耗。
(3)空调水系统采用智能化变频控制,结合各水环路的水力平衡和动态流量调节,实现按需供冷。
(4)空调、通风及冷热源系统设自动控制系统,保证相关设备在合理的工况下运行,控制中央空调系统的总能耗。
(5)空调风、水管采取可靠的绝热保温措施,减少不必要的冷热损失。
2.2 冷热源设备改造方案
经计算本项目改造后夏季日最大冷负荷约为2450KW,冬季热负荷约为1050KW。原有设备容量完全可满足现有负荷要求,因此本改造工程充分利用原有冷热源设备,并针对使用功能和负荷的变化情况,采用如下措施对原有系统进行适当改造:
(1)冷冻水改为一次泵变流量系统,冷冻水泵变频运行;
(2)冷却水根据回水温度调节冷却塔运行台数;
(3)电热水锅炉设气候补偿装置;
(4)冷冻水系统按分区设置计量装置;
除了集中空调系统外,一层夹层及五层的高级办公室采用变频多联机空调系统;一层信息机房、收发室、控制室、保安室、信访室等等采用分体空调。
2.3 空调风系统改造方案
(1)一层大堂及公共办公区采用全空气系统。多功能厅单独设全空气系统;
(2)二层至五层办公采用变风量空调系统(VAV),将原有风管拆除,重新安装新的风管。为了使分隔的各个办公室的温度可调节,末端采用单风管型变风量末端;
(3)一层、夹层周边功能房间及五层高级办公室采用变冷剂多联机空调系统,其中五层高级办公室新风采用MALIN’O双向流系统。
2.4 空调风水系统改造方案
(1)空调水系统拆除原有水管,重新安装新的水管;
(2)新增空调机组就进接入原空调水系统,设比例积分调节阀。
2.5 变风量系统控制方案
2.5.1 室内温度的控制
每个VAVBOX末端在相应的位置设置温度感应及控制器,可以根据室内的具体设定及负荷情况调剂VAVBOX的阀片开度,调节一次送风量,以达到室内最佳的效果。
2.5.2 根据送风温度调节冷/热水阀门
根据送风温度的变化,自动调节冷冻回水管上的温度比例积分电动二通阀的开度,当送风温度大于设定值时,调节电动二通阀使其开度变大;当送风温度小于设定值时,调节电动二通阀使其开度变小,从而确保送风温度的恒定。
2.5.3 根据送风静压调节送风机变频
采用定静压控制方式,设置风管静压值为250Pa,在送风管上设置静压传感器,与设定值比较,根据送风静压的变化变频调节送风机频率,保证送风管静压稳定在设定值。
改造前后运行能耗对比
3.1 改造前空调能耗分析
由于原空调系统未单独设置计量表,因此需原系统配置及设备开启情况测算空调系统能耗。根据前期能耗调研情况,原空调系统主要设备及参数如下:
表1:现有空调系统主要设备及参数表
设备编号 |
名称 |
规格型号 |
数量 |
1 |
离心式冷水机组 |
制冷量:1583kw,输入功率:311kw |
3台 |
2 |
冷冻水泵 |
流量:322m3/h 扬程:24m功率:37kw |
3台 |
3 |
冷却水泵 |
流量:400m3/h扬程:32m功率:55kw |
3台 |
4 |
冷却塔 |
风机功率:11KW |
3台 |
5 |
电热水锅炉 |
额定热功率:0.64MW,热效率90% |
3台 |
6 |
热水泵 |
流量:136m3/h扬程:27.3m功率:18kw |
3台 |
7 |
末端空调器 |
12KW、8KW |
各10台 |
实际空调夏季运行120天,每天运行10小时,其中冷水机组一台运行60天,两台同时运行60天;冬季运行120天,锅炉每天运行9小时。根据以上设备参数和开启情况可计算出改造前全年空调系统实际能耗:
表2:节能改造前空调系统能耗情况表
夏季空调机房耗电量 |
748800KWh/季 |
冬季空调机房耗电量 |
813456KWh/季 |
全年末端耗电量 |
480000KWh/年 |
全年空调系统总耗电量 |
2042256KWh/年 |
3.2 改造后空调能耗预测
考虑改造后,设计最大小时制冷量为2450kw,热负荷为1050kw,因此,夏季只需开启2台离心机组制冷,冬季只需开启2台热水锅炉制热。同时末端系统改为VAV可变频调节,总功率为192KW。
改造后,夏季空调运行120天,冬季运行90天,平均每天运行8小时,平均负荷按峰值负荷的60%计算,预计改造后空调系统能耗如下:
表3:节能改造后空调系统能耗情况表
夏季空调机房耗电量 |
352056KWh/季 |
冬季空调机房耗电量 |
429700KWh/季 |
全年末端耗电量 |
193500KWh/年 |
全年空调系统总耗电量 |
975256KWh/年 |
3.3 改造前后空调能耗比较
根据以上计算,改造前后空调能耗比较如下:
表4:节能改造前后空调系统能耗对比表
项目 |
节能改造前 |
节能改造后 |
节能率 |
全年空调机房耗电量 |
1562256KWh/年 |
781756KWh/年 |
50.0% |
全年空调末端耗电量 |
480000KWh/年 |
193500KWh/年 |
59.7% |
全年空调系统总耗电量 |
2042256KWh/年 |
975256KWh/年 |
52.2% |
合同能源管理服务模式:
本项目合同能源管理服务采取节能量保证型+能源托管型的综合服务模式。
项目建设阶段,由节能服务公司(以下简称EMCo)对本项目进行前期的工程投资,同时进行总体的项目建设管理、节能环节的质量控制及外围协调工作(包括总包方的平行协调、专项监理工作及专项审计、验收等),确保空调系统的节能改造的顺利建设。
项目竣工后,在合同能源管理服务期5年内,一方面业主按等额本息的形式分期支付EMCo前期投资费用(资金利率以实时银行贷款利率为准);另一方面业主也委托EMCo进行整个项目运行和维护工作,并向EMCo支付相关人工和材料费用,EMCo在保证预期节能量的前提下,通过进一步提高能源效率来降低能源费用,此时产生的额外收益全部由业主享有。
合同服务期满及业主付清全部款项之后,系统产权移交业主,合同能源管理服务结束。业主如有需求,可与EMCo续签能源托管服务协议。
合同能源管理实施流程
武汉市建委组织召开武汉建设大厦空调系统合同能源管理项目建议书的专家咨询会议,根据专家咨询意见,针对本项目实际情况,结合国务院、国家住建部、发改委、财政司等关于合同能源管理的相关文件,具体实施流程如下:
(1)空调改造设计图纸由设计院完成,本项目统一按照设计院的设计图纸和方案和项目的实际情况,节能服务公司提出可实施性的项目建议书初稿;
(2)由武汉市建委根据项目建议书,召开专家咨询会讨论,提出本项目宜采用节能量保证和能源托管型的合同能源管理模式,合同能源管理的节能计算基准和适宜合同期等可实施性意见并修改调整;
(3)提出本项目实施进度计划,本项目分2个主要系统工程(VRV系统和VAV系统)同步进行,考虑图纸设计完善及核算周期15天、设备采购周期60天、施工安装周期60天以及调试验收15天,总工期90天;
(4)项目建议书的汇报,形成决议;
(5)以设计院的设计图纸和方案为基础进行招标选择节能服务公司,节能服务公司应是取得国家发改委备案资格,具备暖通空调专业基础和工程经验,负责空调系统的投资、改造和运行管理服务;
(6)通过武汉市建委指定造价咨询机构进行成本核算,最终双方确认节能服务公司项目投资金额,确定投资模式和合同年限,达成一致并签订服务合同;
(7)根据时间进度进场施工,根据时间节点和合同规定,项目完工后,由第三方机构检测,空调系统改造后达到设计的节能目标,进行验收;
(8)验收合格后交付使用,在系统投入运营后,合同期内业主分年向节能服务公司支付改造的初投资及相应的资金费用;
(9)项目交付使用后,进行专业托管,业主根据合同每年向节能服务公司支付托管费用,确保系统的稳定、节能运行;
(10)合同能源管理服务期结束后,系统产权移交业主,能源托管可根据业主需求继续实施。
结束语:
本项目结合因地制宜的技术改造方案,灵活引入节能量保证和能源托管型的合同能源管理理念,采用了能源投资、工程改造和能源管理相结合的整体配套服务模式,为武汉建设大厦空调改造的成功实施创造了良好的平台。该模式一方面合理利用资源,缓解了政府资金压力,另一方面有效缩短了回收期,降低了节能服务公司的资金风险,可以说为武汉市公共建筑的节能改造,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达到了节能减排的目的,对于武汉市两型社会建设具有良好的示范意义。
2、深圳市民中心合同能源管理项目
一、案例名称
深圳市民中心合同能源管理项目
二、案例业主
深圳市民中心位于深圳市中心区中轴线上,总建筑面积21万平方米,总空调面积16.8万平方米,是深圳的标志性建筑。建筑分为A区、B区和C区三部分。C区主要是政府办公用房,内设二十几个局。主要有门厅、会议厅、走廊、领导办公室和普通办公室等。 B区主要是以公共空间为主。包括入口门厅、政府窗口、办文大厅、主公共走廊、多功能大厅、贵宾接待厅、公共礼仪厅、大会堂和地下大餐厅贵宾餐厅等。 C区主要是人大办公用房及深圳市博物馆用房。深圳市民中心亦是国内首个采用合同能源管理节能服务的市级政府机关。
三、案例内容
序号 |
设备名称 |
型号/规格 |
单位 |
数量 |
备注 |
1 |
水冷冷水机组 |
19XR8786594 制冷量:1300RT |
台 |
6 |
1#-6# |
2 |
水冷冷水机组 |
19XR3232346CNS52 制冷量:400RT |
台 |
2 |
7#-8# |
3 |
一次冷冻水泵 |
功率:55kw;流量:863m3/h; 扬程:16m; |
台 |
7 |
1#-7# |
4 |
一次冷冻水泵 |
功率:15kw;流量:266/h; 扬程:16m; |
台 |
3 |
8#-10# |
5 |
二次冷冻水泵 |
功率:75Kw;流量:718m3/h; 扬程:28m; |
台 |
4 |
A区 |
6 |
二次冷冻水泵 |
功率:90Kw;流量:560m3/h; 扬程:42m; |
台 |
4 |
B区 |
7 |
二次冷冻水泵 |
功率:75Kw;流量:718m3/h; 扬程:28m; |
台 |
4 |
C区 |
8 |
二次冷冻水泵 |
功率:45Kw;流量:266m3/h; 扬程:42m; |
台 |
2 |
广场区 |
9 |
冷却水泵 |
功率:110Kw;流量:1079m3/h; 扬程:28m; |
台 |
7 |
1#-7# |
10 |
冷却水泵 |
功率:37Kw;流量:833m3/h; 扬程:28m; |
台 |
3 |
8#-10# |
11 |
冷却塔 |
1200m3/h |
台 |
6 |
- |
12 |
冷却塔 |
400m3/h |
台 |
2 |
- |
(一)原系统(设备)主要参数及用能情况
节能改造范围及技术手段汇总表 |
||
序号 |
改造范围 |
采用的技术手段 |
1 |
整个中央空调系统 |
恢复原自控系统,并在此基础上建立集中监控系统,初步建立楼宇自动控制系统平台(BAS),并预留扩展接口。 |
2 |
中央空调水系统 |
利用原有消防水池,进行水蓄冷改造,实现移峰填谷 |
3 |
安装水系统智能节能控制系统,实现负荷随动自动变流量运行 |
|
4 |
安装冷凝器在线清洗系统,保持主机高效运行 |
|
5 |
安装化学水处理自动加药系统,杀菌除藻,保持水系统运行效率 |
|
6 |
中央空调风系统 |
安装风系统智能节能控制系统,实现负荷随动自动变流量运行及远程启停控制 |
(二)节能改造内容
(三)系统(设备)改造后用能及实施情况
深圳市民中心中央空调改造方案主要包括项目现状分析、节能改造方案、节能效益分析、施工组织方案及售后服务等内容,节能改造后,市民中心中央空调系统运行费用节约率可达到20%以上,每年可节省空调运行费用240万元以上。项目施工工期为150个日历日。
四、项目节能量及节能效益
序号 |
项目名称 统计项 |
中央空调 水蓄冷项目 (万元) |
中央空调水系统节能改造项目 (万元) |
中央空调风系统 节能改造项目 (万元) |
1 |
节约费用(万元) |
92.8 |
84.8 |
65.9 |
2 |
改造前系统用电费用(万元) |
1,215.17 |
||
3 |
改造后系统综合节约率(%) |
20.0% |
||
4 |
节约费用合计(万元) |
243.6 |
||
5 |
改造后系统用电费用(万元) |
971.6 |
五、商业模式
本项目以合同能源管理节能效益分享型模式运作,合同期为10年。在120个自然月的效益分享期内,甲、乙双方共享节能效益。由于设备费用由节能服务公司投资,在改造完成后的整个节能服务期节能服务公司收益会略高于甲方。节能服务公司费用按两个阶段计提,第一阶段为投资额返还阶段,第二阶段为节能奖励阶段。测试方式采用相邻日测试法同时利用CEMP平台进行实时数据统计。节能效益分享款甲方按月根据实际节电量及合同约定比例支付给节能服务公司。在合同有效期满且甲方付清全部款项之前,本项目(指节能服务公司投入的软硬件设备和设施)的所有权仍属于乙方。
六、融资渠道
本项目投资资金来源于节能服务公司自有资金。
3、某银行总行办公楼综合节能改造合同能源管理项目案例分析
所采用技术及项目简述:
本项目主要是针对办公楼耗能情况实施系统优化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建立能源信息管理平台
利用安装的能源管理信息统计软件,对能源消耗进行实施采集、计量、统计、诊断、为节能提供专业解决方案,同时通过网络对建造楼宇的能源设备及能源消耗进行实施监测。
2、 空调通风系统节能改造
安装全线热交换器及线控器,与户外接通户内与户外新风、排气、回风管道;安装智能控制装置及CO2探测器、电动风阀等,联动系统运行直至功能实现。全热交换器具有热湿处理功能,同时还可对能源回收利用,在夏天可以进行预冷及除湿,在冬天可以将进气预热与加湿。其能源回收能力可以达到75%以上,因此降低了空调系统中冷量供应及耗电量。而利用智能控制装置通过对室内空气品质(可用CO2的浓度作指标)探测比较,又可实现冷量节约与通风电机用电量的节约。综合节能率可达30%左右。
3、 冷凝器自动清洗节能改造
针对冷凝器铜管内壁的水垢、藻类、锈渣等热阻大的污垢进行在线清洗,可祛除大热阻结垢物,有效降低压缩机运行电流,减少电量损耗,实现节能。节能率6~10%
4、 照明系统节能改造
用新型高校节能灯替换老实电感镇流灯具。BM-T5组合式电子镇流器系统是一个发光效率高达120Lm/W,光通量衰减小、在点燃10000小时后光通量维持率高达92%的高校节能灯具组合,可1W替代汞灯和钠灯5W。地面照度比原汞灯和钠灯提高1.5~2倍。
5、 照明智能控制技术
将智能照明调控装置与微机进行智能联合控制,通过内置的专用优化控制软件,可以随时采集、分析和计算,控制内部的综合滤波电路,控制电流波形,补偿功率因数,吸收内部失真电流并循环转化为有用的能量,提高整体电源效率。节能率在25%以上。
6、 蓄冷空调技术
安装双工况主机1000RT两台,TSC-296M冰盘管18台,乙二醇泵、冷却泵、负载泵各3台,板式交换器2台,500RT冷却塔2台,完成风、水、电三大系统制作、安装及与冷原设备的接驳与试运行,节能率可达34%。
经济效益:
能源类型 单价(元/单位) 基准年 改造后预期
耗量 费用(万元) 耗量 费用(万元)
电(万kWh)8800 1061.17 933.83 801.63 705.43
天然气(万Nm3) 22000 145.98 321.16 117.45 258.39
水(吨) 3.25 205045 66.64 174289 56.64
采暖热量(GJ) 30 65700 197.1 49275 147.83
合计: 1518.73 1168.43
节能收益: 350.3
项目总投资1000万元,静态投资回收期2.8年,节能服务公司分享70%收益,静态投资回收期4年。
1、湖北白兆山水泥熟料生产线纯低温余热发电项目
一、 案例名称
湖北白兆山水泥有限公司2500t/d水泥熟料生产线纯低温余热发电工程
二、 案例业主
湖北白兆山水泥有限公司地处孝感市安陆市,是孝感市唯一的干法旋窑水泥生产企业。主要产品及年生产能力:P.052.5水泥、P.042.5水泥、P.C32.5水泥。拥有新型干法水泥熟料生产线(2500t/d)一条,年产水泥约85万吨。
主要用能设备及其用能情况:水泥生产线设计装机总容量约20100KVA,计算负荷约16800KW。厂区内建有110kV户内式总降压变电站一座,作为工厂的主供电源。10.5kV侧采用电缆出线方式,工厂配电电压等级为10.5kV。
三、 项目实施单位
上海泰豪智能节能技术有限公司
四、 案例内容
(一)原系统(设备)主要参数及用能情况
客户2500t/d水泥熟料生产线一条,废气余热条件如下:
1. 窑头熟料冷却机的废气余热:冷却机总排放的废气参数为145000Nm3/h、300℃。为充分利用窑头熟料冷却机的废气余热,在不影响入窑二、三次风的风温、风量条件下,按废气温度梯级分布的情况调整熟料冷却机的废气取热方式,将抽取废气方式分为高温段、中温段及排放段。余热发电系统主要利用高温段和中温段。
高温端:
废气量(标况): ~23200Nm3/h
废气温度: ~500℃
中温端:
废气量(标况): ~71050Nm3/h
废气温度: ~359℃
上述废气合计为94250 Nm3/h用于发电。
2. 窑尾预热器排出的废气余热:窑尾预热器排放的废气参数为193000Nm3/h、305℃,生料烘干所需废气温度为175~223℃。据此考虑生料烘干所需要的窑尾废气条件,可用于发电的窑尾废气余热为193000 Nm3/h、305℃,锅炉出口温度范围为(175~223℃)。
(二) 节能改造内容
利用水泥回转窑熟料生产线窑头熟料冷却机和窑尾预热器的烟气余热建设一座5MW的水泥纯低温余热发电电站。
应用的主要节能技术及工艺:能量梯级利用技术、补汽凝汽式汽轮机技术、滑参数汽轮机运行技术、纯低温双压过热余热发电技术、水泥回转窑篦冷机分段取热技术、AQC锅炉双烟道进气技术、余热锅炉自除氧系统技术、SP炉排烟温度可控技术。
(三) 系统(设备)改造后用能情况
2500t/d水泥回转窑熟料生产线纯低温余热发电项目装机5MW,设计平均发电功率4.035MW,年实际发电量2905.2万kWh,年实际供电量为2701.8万kWh。项目采用并网但不上网的方式自发自用,即项目投产后每年能减少水泥厂对外采购2700万度电。
(四)项目实施情况
项目于2010年10月正式开工,AQC结构施工已大体完工,汽轮机房进入装修阶段,2011年4月对SP炉安装开工,大型设备及材料进场完毕,项目一期于2011年5月竣工发电,目前项目整体运行良好,平均每小时的发电量达4MW,符合节能预期。
五、 项目节能量及节能效益
项目装机5MW,设计平均发电功率4.035MW,年实际发电量2905.2万kWh,年实际供电量为2701.8万kWh,实现年销售收入约1297万元,年节标煤量为9186吨,年减排CO2约2.62万吨,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六、 商业模式
该项目采用节能效益分享型的合同能源管理模式,合同服务期为自发电之日起至累计供电量达到约定之日止,约为8年。上海泰豪智能节能技术有限公司负责本项目的投资、建设和运营,工程建设包括工程设计、设备采购、土建安装、启动调试等内容。节能效果的测定和验证以双方认可的发电机并网联络点的电表计量数据为准,每月抄表一次。合作期内水泥厂从余热电站获得比电网采购电价低的价格实现收益,合作期内节能服务公司以约定电价给水泥厂供电实现投资回收及节能收益,合作期外电厂的全部收益归水泥厂所有。合作期内节能服务公司和水泥厂的效益分享比例约为8:2。在水泥窑达到技术协议中约定的正常生产条件的前提下,保证余热电站的发电功率不低于4023KW。节能服务款项每月结算一次,当月1~10日为上月电费的结算期,双方按照(月结算电费=当月供电量×供电单价)进行结算并转账。合同期满后,双方结清节能服务款,投资方将电站资产无偿转让给水泥厂。
七、 投资额及融资渠道
项目总投资约4700万元,项目投资来自节能服务公司内部自有节能专项投资资金。
2、武汉江南实业集团生产系统综合节能改造项目
一、案例名称
武汉江南实业集团生产系统综合节能改造项目
二、案例业主
武汉江南实业集团有限公司(原武汉国棉二厂)是大型棉纺织企业,主要生产纯棉纱、混纺纱、纯棉布、混纺布等产品。现拥有环锭纺15.8万锭、各类织机1056台,已形成了年产棉纱2万吨、各类棉织布近4000万米的生产能力。公司总资产13亿元,现有员工近4600名。2008年完成工业总产值6.23亿元,利税2300万元。
三、案例内容
(一)技术原理及适用领域
生产系统综合节能改造项目由供电系统、照明系统、空调风机系统、细纱机系统、空压机系统、溴化锂制冷站等构成。
JNEL系统节电器是一种适用于所有用电系统的并联型节电装置,通过瞬变抑制技术,实现无残留、无疏漏过滤吸收电网电路中的瞬流浪涌。在供电系统中使用该产品能提高设备的运行效率,延长设备使用寿命,具有节电和保护设备的双重功效。
JNEL灯光节电器是根据电磁平衡原理,利用节能电抗原理对负载电压进行动态调节,输出最优功率,提高用电效果。
JNEL风机智能节电柜内设16种自动节能运行模式,用户可根据不同季节、不同生产工艺要求,选定其中一种模式控制风机自动节能运行。模式选定后,“自动程序节能模块”可以实现自学习、自适应、自寻优的功能,根据每天不同时段环境和车间温湿度的变化规律,自动调整风机转速和送风量,以满足车间温湿度要求,使风机始终工作在最经济合理的状态,实现节能最大化。
JNEL细纱机智能变频控制系统,按不同纺纱号数所纺的满纱总长划分为多点,设定长度区间,每个区间根据实际生产中的断头情况来设置相应的锭子速度,实现细纱机平滑纺纱、减少断头、提高总体锭速,从而增加产量,降低电耗。
JNEL空压机冷却水泵节电器基于变频控制原理,根据空压机冷却系统需求,设定不同运行频率,改变冷却水泵转速,达到节能目的。
JNEL空压机专用节电器对现场气压进行检测,并根据气压的实时变化调整空压机拖动电机的输出功率,改变原系统不合理的加/卸载方式,节电运行。
JNEL中央空调节电器,根据冷却水、冷冻水的水温检测,适时调整水泵电机的转速与输出功率,达到节能降耗的目的。并能调节供回水温差,使主机工作在高效率转换区,有效降低主机能耗。适用于纺织厂、商场、写字楼、医院、宾馆等需要用到中央空调的场所。
(二)案例实施情况
本项目对客户的供电系统、照明系统、主机中的细纱机、辅助设备中的空调风机、空压机、制冷站等六大供用电系统进行整体节电改造,分步实施:
一期工程在各配电间安装40台系统安全保护节电器,节电率1%;在织布车间空调室安装6台风机智能节电柜,节电率30%;在各车间安装灯光节电器3台,节电率20%;安装空压机水泵节电器1台,节电率20%;在溴化锂制冷站安装中央空调节电器1台,节电率30%。第一期改造共安装52台节电设备,每年节约用电100万千瓦时,节约电费60万元。
第二期节电设备共计380台,其中,空调风机节电柜73台、灯光节电器28台、中央空调节电器8台、空压机节电器1台、细纱机智能变频控制系统150台、系统节电器120台。目前运行状况良好,每年可节电827万千瓦时,年节约电费为496万元。
生产系统综合节能改造完成后,每年可节电927万千瓦时,折标煤3245吨(1万度电折标煤3.5吨)。每年节约的电费支出约为556万元,投资回收期15个月。
四、项目年节能量及节能效益
(一)照明系统
JNEL灯光节电器节电率为20%。客户照明总负荷为648KW,每年可节约用电量:648×24×360×0.20=1119744(kWh)。
(二)空调风机系统
JNEL风机智能节电柜年均节电率为30%。客户空调风机总负荷为2674.5 KW,运行负荷率为0.85,每年可节约用电量:2674.5×0.85×24×360×0.30=4910382(kWh)。
(三)空压机系统
客户空压机水泵电机负荷为74KW,节电器的节电率为20%,每年可节约用电量:74×24×360×0.20=127872(kWh)。
(四)细纱机系统
细纱机智能变频控制系统平均节电率为5%。客户细纱机总负荷为2250 KW,运行负荷率为0.85,每年可节约用电量:2250×0.85×24×360×0.05=826200(kWh)。
(五)溴化锂制冷站
客户溴化锂水泵电机总负荷为500KW,中央空调节电器的节电率为30%,一年运行四个月,每年可节约用电量:500×0.85×24×120×0.30=367200(kWh)。
(六)全厂供电系统优化
总负荷为16000KVA,有功功率10880KW,节电器节电率为1%,每年节电:10880×24×360×0.01=940032(kWh)。
总体节能改造每年可节电927万度,按国家统计局发布的供电煤耗换算标准,每度电折合标煤0.35千克计算,全年节电可折合标煤:0.35×9270000÷1000=3245(吨)。
五、商业模式
本项目采用节能效益分享模式运作,即节能服务公司就本项目与业主签订节能服务合同,节能服务公司提供能源审计、节能改造的可行性研究报告;设备的设计、选择及采购、施工、安装和调试;为该企业的操作和维修人员提供相关培训;项目建成后的维护和保养等专业服务,并通过与企业分享节约的能源费用而受益。
节能服务公司负责解决本项目所需的所有资金,并与客户对本项目所产生的节能效益进行分享,合同期限为5年,合同期内前三年分享比例为7:3,第四年、第五年的分享比例为3:7。在合同期内,项目的所有权属于节能服务公司,合同期满且业主付清所有合同款项后,项目所有权转移,归业主所有,之后的节能效益为业主单位独享。
六、融资渠道
本项目总投资为769万元,由节能服务公司负责提供,所有资金为公司自筹资金。
八、优惠政策
本项目符合申请武汉市节能专项资金条件,一期工程于2009年已申请到武汉财政奖励资金60万元。
3、武汉市无机盐化工厂生产系统综合节能改造项目
一、案例名称
武汉市无机盐化工厂生产系统综合节能改造项目
二、案例业主
武汉市无机盐化工厂是全国大型磷酸生产基地之一,也是武汉市65户重点能耗企业之一。年产15万吨磷酸、10万吨三聚磷酸钠等,产品包含工业级、农业级、食品级、饲料级、医药级、试剂级等各种级别、规格的精细磷酸盐。
三、 案例内容
(一)技术原理及适用领域
1. 通过能源优化技术NYGL-MAS系统实现生产系统、工艺流程、生产设备与能源消耗的最优化分配与调度,大幅提升能源运行管理效率。
2. 利用半导体瞬变抑制器件,可有效过滤电网电路中的瞬变浪涌及谐波,提高设备的运行效率,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具有节电和保护设备的双重功效。
3. 利用变功率控制技术使交流电机根据工艺需量自动速节约功率。
4. 利用相控技术通过降低电动机在空载和轻载时的电压实现节电,主要用于不可调速的轻载动力或者小动力系统。
5. 利用生产设备功率调节技术对全厂各生产系统用电负荷进行管理有效控制需量,节约供电部门收取的需量电费。主要用于大用电设备负荷可调的用电设备。
(二)案例实施情况
1. 磷酸生产线节能改造:
改造磷酸生产车间高耗能设备共计 15 台(套),总功率 1516 KW,改造后平均节能效果达到31%以上,每年可节约生产用电3383712 kWh。
2. 磷酸生产线供水系统节能改造:
生产线供水系统设备共计 3 台(套),总功率 279 KW,改造后节能效果达到25%以上,每年可节约冷却循环水用电 502200 kWh。
3. 五钠四生产线节能改造:
五钠四生产车间改造高能耗设备共计 6 台(套),总功率 550 KW,改造后平均节能效果达到26%以上,每年可节约 生产用电 1029600 kWh。
4. 五钠三生产线节能改造:
五钠三生产车间改造高能耗设备共计 5 台(套),总功率 493 KW,改造后平均节能效果达到26%以上,每年可节约生产用电 922896 kWh。
5. 供配电系统优化节能:
通过系统优化节能改造并对全厂供配电系统进行优化,功率因数由0.78稳定提升到0.93以上,原功率因素补偿柜节约 91 KW空间,每年同比节电 655200 kWh。
6. 生产线优化节能的产值效益:
通过生产线优化节能改造并对全厂生产系统进行能耗检测,有效提高生产线产能效率。产量同比提升3.4%,每年同比产成品增加 5100吨,同比产值能耗节约2550吨标煤(0.5吨标煤能耗/吨单位产品)。
四、项目年节能量及节能效益
项目实施后每年节约能源总量为3348.71吨标煤。
项目实施前后用能状况 单位:万千瓦时
能源消耗种类 |
节能前满载消耗值 (年) |
节能后消耗值 (年) |
年(合同期)节能量值 |
|
万千瓦时 |
节约率 |
|||
磷酸生产线 |
1091.52 |
753.15 |
338.37 |
31% |
生产线供水系统 |
200.88 |
150.66 |
50.22 |
25% |
五钠四生产线 |
396.00 |
293.04 |
102.96 |
26% |
五钠三生产线 |
354.96 |
262.67 |
92.29 |
26% |
配电系统优化 |
327.60 |
262.08 |
65.52 |
20% |
生产线节能合计 |
2370.96 |
1721.6 |
649.36 |
万千瓦时 |
1、生产设备节约量(1.23) |
798.71 |
吨标煤 |
||
2、生产线优化节能 |
2550.00 |
吨标煤 |
||
年节能量总计 |
3348.71 |
吨标煤 |
五、商业模式
本项目采用节能效益分享模式运作,即项目实施单位就本项目与该业主签订节能服务合同,节能服务公司为业主提供能源审计、节能改造的可行性研究报告,节能改造所需的全部资金,设备设计、选择及采购、施工、安装和调试,为业主单位的操作和维修人员提供相关培训、以及项目建成后的维护和保养等专业节能服务。
节能服务公司负责解决本项目所需的所有资金,并与业主单位对本项目所产生的节能效益进行分享,合同期限为36个月,合同期内节能服务公司与业主的分享比例为5:5,在合同期内,项目的所有权属于节能服务公司,合同期满且业主付清所有合同款项后,节能服务公司向业主转移项目所有权,将设备无偿赠予业主,之后的节能收益为业主所有。在项目合同期内,节能服务公司向业主提供所安装设备的维护服务,并与业主保持密切联系,对所安装设备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快速诊断和处理,同时不断优化和改进所安装设备的运行性能,以提高项目的节能量及其效益。
六、 融资渠道
本项目投资总额为550万元人民币,其中25%的资金为节能服务公司的自有资金,75%的资金由投资机构广州威度化工公司以商业借贷方式获得。
七、优惠政策
根据武汉市财政局、经委关于印发《武汉市合同能源管理项目支持办法》的通知(武经运行[2009]39号),本项目符合通知要求,正在办理申请相关财政奖励资金。
1、常州旭荣针织印染有限公司太阳能及余热回收利用项目
一、案例名称
常州旭荣针织印染有限公司太阳能及余热回收综合利用项目
二、案例业主
常州旭荣针织印染有限公司,由英属维尔京群岛旭宽企业有限公司投资2998万美元建立而成。公司染布年产量在5000吨左右,以针织棉布为主。公司现有44台染缸,每天用于染色的热水消耗总量在1500吨左右,主要用蒸汽加热。每天的污水排放总量在3000吨左右,45℃以上的污水在1500吨以上。
三、案例内容
(一)技术原理及适用领域
太阳能光热利用:真空集热管是太阳能热水器的核心部件,太阳能热水工程专用三高管引进国际领先的双靶磁控溅射生产技术,采用不锈钢紫铜金属干涉膜技术,新一代复合选择吸收涂层,替代了普通真空管膜原有的铝氮铝(AL-N-AL)吸收涂层,彻底解决了普通真空管膜层在高温、长期使用条件下有脱落、老化、氧化导致集热性能的衰减。三高管耐高温,抗高寒。该集热管还能吸收太阳的红外光线,因此在半阴天的吸热效果较普通真空管效果更佳,是太阳能利用技术的全面领先和重大突破。
控制系统功能采用全中文显示器,水箱的水位、水温、集热器水温、上水指示、循环泵指示。
用太阳能集热系统,将基础水温提升至中温热水后供生产使用,还可将基础水温提升至高温热水后进入锅炉产生蒸汽。
余热回收利用技术具体方案如下:
首先将染缸排放出来的污水分温度进行收集,低温废水因无热能利用价值直接排至原污水池至污水处理厂处理;中高温废水自动收集后汇聚至废热污水池,然后经“废热污水回收系统”与同时进入的河水净化水进行热交换,交换后的热污水降为常温废水排至污水处理站,河水净化水经热交换后升温送入500吨保温水池;温水再经太阳能热水系统循环加热后回到500吨保温水池供生产使用;既节约了生产加热用的蒸汽,又缩短了加热时间,提高了生产效率。
这两项技术主要适用于纺织、印染、轻工等行业。
(二)案例实施情况
1.原系统主要参数及用能情况
公司现有染缸44只,每缸每次进水量在4吨左右,每缸每天进水按8次计算:每天热水需求量Q=44×8×4=1408吨。目前,平均进水温度为18℃,棉布染色温度要求在50℃左右,“太阳能及余热回收综合利用系统”满足70%的产能,每天产50℃热水1000吨。
2.节能改造内容
工程安装余热回收系统加太阳能集热系统1000吨,其中安装太阳能7500m2在车间屋面。
3.系统改造后用能情况
余热回收系统产能4.5×109大卡,太阳能集热系统产能6×109大卡,该工程年产能10.5×109大卡,相当于年节约蒸汽20588吨。本项目预计每天可节约蒸汽68.6吨。
五、项目年节能量及节能效益
每年可节约20588吨蒸汽,折合1997吨标煤,可节省蒸汽费用391.17万元。
六、商业模式
本项目采用合同能源管理方式运作,即节能服务公司与业主签订节能服务合同,以合同期内客户的节能效益来支付项目成本,为客户实施节能项目。
项目自安装调试合格正式交付使用日起,业主按月将节约的能源费还给银行所指定的专用帐户。支付标准的计算方式为:每月所产生的热能(经技监局计量确认的热能表计算)折算成标准蒸汽(标准蒸汽热值为60万大卡/吨)后,乘以标准蒸汽价;汽价根据市场情况按热电厂大客户汽价为执行标准,在还款期间的银行贷款利息由节能服务公司承担,业主只还本金即可。
八、融资渠道
本项目总投资为1202万元,由节能服务公司向中国银行申请商业贷款,贷款期限为两年。中国银行对本项目的贷款使用了中国银行节能项目专项资金支持。
九、优惠政策
1、设备增值抵扣税17%
根据财税[2008]170号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全国实施增值税转型改革若干问题的通知,自2009年1月1日起,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购进固定资产发生的进项税额,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国务院令第538号)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令第50号)的有关规定,凭增值税专用发票,从销项税额中抵扣。
2、政府节能减排奖励
财政部、住房城乡建设部根据《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城市示范实施方案》,将组织开展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太阳能光热应用城市示范工作,对纳入示范的城市,中央财政将予以专项补助。资金补助基准为每个示范城市5000万元,最高不超过8000万元。
2、江西焦电焦炉尾部高温烟气余热综合利用发电项目
一、 案例名称
江西焦电焦炉尾部高温烟气余热综合利用发电项目
二、 案例业主
江西焦电公司成立于2009年6月,为响应国家及江西省政府改造落后产能的号召,对原厂进行了搬迁及技术改造,改造后达到年产50万吨焦炭的能力。改造后的焦炉尾部高温烟气如全部对大气放散,不仅污染环境,还造成大量热能浪费。客户拟将高温烟气实施余热发电,所以需要一家有专业资质并具备项目运行经验的公司来实施该项目。
三、 项目实施单位
上海中际能源科技公司
四、 案例内容
本项目采用余热发电技术,配套4×35t/h余热锅炉,2×12MW汽轮发电机组,利用焦炉高温烟气余热发电并网。装机方案为四炉二机,即4台35t/h中温中压余热锅炉和2台N12-3.43纯凝式汽轮发电机组。烟气参数为:191594Nm3/h 1158℃ - 226629Nm3/h 983℃。 本项目利用炼焦过程中产生的大量高温焦炉废气,通过余热锅炉换热将水转化为蒸汽,低温烟气经进一步脱硫除尘后排空。产生的蒸汽通入汽轮发电机产生电能,并网销售。本项目2011年4月开工建设,2011年底建成发电。
五、 项目节能量及节能效益
每年最低发电量1.2亿千瓦时(已扣除8%自用电),折合标煤40800吨(折算系数按3.40×10-4 tce/kWh),合作期6年。
六、 商业模式
本项目采用合同能源管理模式运作。节能服务公司与客户签订节能服务合同,发电上网所得收益双方分享。合作期满全部设备移交给客户。同时设定每年度最低发电量、合作年限和发电总量的保证。并设有银行监管账户,和客户分享售电收益。
七、 投资额及融资渠道
项目总投资1.13亿元,由节能服务公司投入40%自有资金,其余60%的资金通过银行融资。贷款期限3年,每月等额还款,项目建设期只付息不还本。同时,银行、客户与节能服务公司签订三方协议,监管资产。
3、浙江绍兴陶堰玻璃有限公司浮法玻璃生产线余热电站项目
一、案例名称
浙江绍兴陶堰玻璃有限公司2×600t/d浮法玻璃生产线4.5MW余热电站建设项目
二、案例业主
浙江绍兴陶堰玻璃有限公司是浙江玻璃股份有限公司的下属企业,生产规模位居浙江第一位,全国第四位。公司玻璃产品品种丰富,在建筑、汽车玻璃市场和钢化、夹层、中空、制镜等玻璃深加工市场占有一定的份额。现已形成优质浮法玻璃835.2万重箱的年生产能力。该企业现有600t/d超白和600t/d汽车级浮法玻璃生产线各一条。
三、案例内容
(一)技术原理及适用领域
浮法玻璃在熔制过程中产生的大量高温烟气,温度在1000℃以上,烟气流经蓄热室、主烟道后,进锅炉前烟温在500℃左右,经余热锅炉用于制取蒸汽。其中余热锅炉的给水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由汽轮机冷凝机冷凝泵送来的冷凝水,冷凝水进入化学除氧器除氧;另一部分是由化学水处理系统输送来的软化水作为补充水直接进入化学除氧器。给水由给水泵送至窑头省煤器,由省煤器加热成欠饱和水分别送至窑头窑尾分离汽包。经各自的热水循环泵送入各自的蒸发器产生饱和蒸汽,然后进入各自的过热器。窑头锅炉产生1.3MPa、310℃过热蒸汽,两部分过热蒸汽一同进入到过热蒸汽母管送入汽轮发电机,作功后由冷凝器冷却成凝结水送至化学除氧水箱。即过热蒸汽自汽包流出,经蒸汽管路送至汽机房分气缸混合送入汽轮机膨胀作功,最终在冷凝器内凝结为水,送至除氧器,除氧后送至蒸汽制取系统,进行再循环。
本技术可适用于水泥、玻璃、冶金等行业。
案例实施情况
本项目充分利用两条600t/d的浮法玻璃生产线的废气余热,进行纯低温余热发电,装机量为4.5MW凝汽式汽轮发电机组(带0.49MPa的非调抽汽,供重油加热及除氧器用汽)。
本项目技术方案为在二条玻璃生产线蓄热室后与烟囱间各设置一台余热换热器,二台余热换热器生产1.47MPa-350℃的过热蒸汽,每台余热换热器的额定产汽量为14.7t/h;产生的蒸汽通过厂区主蒸汽管网送入汽轮发电主厂房内的集汽缸,通过集汽缸平衡压力和温度后,进入C4.5-1.25/0.490型凝汽式汽轮机,带动QF4.5-2型发电机发电。
玻璃熔窑中的熔化温度约为1650℃,重油燃烧后的废气经蓄热室进入熔窑的空气换热后,温度下降到约400~500℃,经烟道排出到烟囱放空。经烟气标定每条浮法玻璃生产线的烟气参数为100000Nm3/h烟气量,烟气温度约为450℃。预计每条生产线每小时可生产蒸汽约14.5吨(压力1.35MPa)。本项目蒸汽总产量29000kg/h,发电汽耗率5.5kg/kWh,抽汽量5000kg/h,发电量4436kWh,因此安装了低压(1.27Mpa)、低温(335℃)的4.5MW凝汽式汽轮机的发电机组一套。
本项目于2008年6月开始施工,2009年5月发电机组正式并网发电,该项目于2009年7月通过竣工验收,目前设备运行良好。
四、项目节能量及节能效益
利用窑炉的烟气余热,通过余热锅炉,产生过热蒸汽,推动发电机组进行发电,在运行过程中还需要消耗电力、冷却水等介质,电站的能源消耗表如下:
蒸汽产量:
|
可用于发电的蒸汽量(t/h) |
年运行时间(h) |
年富余蒸汽量(t) |
两条浮法玻璃线 余热锅炉产汽 |
29 |
8000 |
约为232000 |
余热电站节能量情况:
额定功率 (KW) |
台数 |
年运行时间 (小时) |
年发电量 (106kWh) |
年自用电量 (106 kWh) |
年供电量 (106 kWh) |
折标准煤 (吨) |
4500 |
1 |
8000 |
35.5 |
1.8 |
33.7 |
11627 |
新建这座电站后,每年可节约11627吨标准煤,按照当地工业电价计算,每年可为业主增加经济效益约1912.02万元。
五、商业模式
本项目采用节能效益分享型模式运作,即节能服务公司就本项目与该业主签订节能服务合同,为业主提供能源审计、节能改造的可行性研究报告,设备设计、选择及采购、施工、安装和调试,为业主单位的操作和维修人员提供相关培训、以及项目建成后的维护和保养等专业服务。
节能服务公司负责解决本项目所需的所有资金,并与业主单位对本项目所产生的节能效益进行分享,合同期限为七年,合同期内节能服务公司与业主的分享比例保持不变,以国家电力部门公布电价上调的增加额进行分配调整。在合同期内,项目的所有权属于节能服务公司,合同期满且业主付清所有合同款项后,节能服务公司向业主转移项目所有权,将设备无偿赠予业主,之后的节能收益为业主所有。在项目合同期内,节能服务公司向业主提供所安装设备的维护服务,并与业主保持密切联系,对所安装设备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快速诊断和处理,同时不断优化和改进所安装设备的运行性能,以提高项目的节能量及其效益。
六、融资渠道
本项目总投资为4184.85万元(包括工程建设费用及后期运行维护费用),由节能服务公司提供。其中2000 万元由节能服务公司向杭州银行申请商业银行贷款,贷款期限为一年,贷款到期时采用续贷形式,以公司其他收益填充缺款,即循环贷款。可使项目建设期资金保证到位。
杭州银行对本项目的贷款使用了普通商业贷款,由杭州汽轮集团公司担保。该项目于2008年12月正式生效,项目执行期为七年。资金的绝大部分使用在建设期,顺利投产之后即开始对业主单位进行资金的分期回收,进而使贷款再周转和循环。
七、优惠政策
根据财政部、国家发改委关于印发《节能技术改造财政奖励资金暂行管理办法》的通知(财建 [2007]371号),本项目符合通知要求,目前已申请到中央财政奖励资金122万元。
4、丹瑞炭素有限公司高温烟气余热回收发电项目
一、案例名称
丹瑞炭素有限公司煅烧炉高温烟气余热回收发电项目
二、案例业主
湖北丹江口丹瑞炭素有限责任公司是专业生产经营预焙阳极炭块及有关炭素制品,经营自产产品出口和生产所需的原辅材料进口业务的企业。公司现有24罐罐式煅烧炉3台、YG60Ι型预焙阳极成型机1台、36室敞开式阳极焙烧炉和16室敞开式阳极焙烧炉各一座,现已形成6.5万吨的年生产能力。
三、项目实施单位
武汉市通益电气有限公司
四、案例内容
(一)技术原理及适用领域
铝用阳极生产原料为石油焦和煤沥青。生产工序包括:原料贮运破碎、煅烧、沥青熔化、生阳极制造、焙烧及炭块贮存和残极处理等。石油焦是生产预焙阳极的原料,但不能直接用于预焙阳极生产。因为石油焦中含有一定量的水分,微观结构不规整,存在着很多缺陷,表现为导电性和抗氧化性很差,密度和机械强度低。水分的存在使成型生产过程中焦炭的破碎、筛分和磨粉困难,甚至无法进行。如果物料在混捏前不能除去水分,还会影响混捏效果,使糊料塑性变差,导致成型后的生块产生汽包和裂纹。因此,原料石油焦在进入成型工序前必须锻烧。
本项目利用强制循环余热锅炉回收煅烧高温烟气余热,生产中压饱和蒸汽,配套饱和蒸汽汽轮机组,发电机组,最大限度提高余热蒸汽利用效率。关键技术在于设计制造的耐高温腐蚀性、粘结性冶炼烟气余热锅炉。其工艺流程:
原水→脱盐→除氧→余热锅炉→汽轮发电机组→凝结水→余热锅炉。
本技术可适用于钢铁、石油、石化、建材等行业。
(二)案例实施情况
本项目根据客户生产排放的烟气,建设1座高温烟气余热回收发电站,装机容量3000KW的汽轮发电机组1台及配套辅机。
现有三台煅烧炉,烟气的排量为24000~30000Nm3/h,烟气的温度900~1100℃。由于罐式煅烧炉的废气温度高达950℃,入炉烟气温度高,锅炉换热效率较好,为了充分利用这部分富裕的烟气,选择三台双压余热锅炉进行余热回收,可满足建设1套3000KW汽轮发电机组。
煤沥青熔化生产工艺中现有两台旋风炉,烟气的排量为:16000~20000Nm3/h;温度为400-500℃,为了充分利用这部分烟气,由于沥青焦油含量较高,不适合建造余热锅炉,但可用于对煅烧炉余热锅炉给水加热。
本项目所建设的高温烟气余热回收发电站,主要包括汽轮机组、余热锅炉、发电机及辅助设备等建设内容。
五、项目年节能量及节能效益
根据《节能技术改造项目节能量确定原则和方法》和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有关统计数据,本项目节能情况如下:
序号 |
指标名称 |
单位 |
数量 |
备注 |
|
一 |
装机容量 |
KW |
3000 |
|
|
二 |
主要生产设备 |
|
|||
1 |
余热锅炉 |
台 |
3 |
工艺出口 |
|
2 |
蒸汽量 |
吨 |
19 |
|
|
3 |
3000KW汽轮发电机组 |
套 |
1 |
|
|
三 |
发电系统指标 |
按照实际的产气量 |
|||
1 |
额定功率 |
KW |
3000 |
|
|
3 |
计算平均发电功率 |
KW |
2244 |
|
|
4 |
年运行时间 |
h |
7200 |
|
|
5 |
年发电量 |
kWh |
1615.6 |
万度 |
|
6 |
余热发电自用电率 |
% |
6.5 |
|
|
8 |
电站小时最大耗水量 |
m3/h |
56.27 |
|
|
9 |
电站水源平均供水能力 |
m3/h |
52.8 |
水压不小于2MPa |
|
10 |
折算标煤 |
№:3.45 |
7741 |
吨 |
|
11 |
经济价值 |
0.55元/KW |
1234.2 |
万元 |
项目实施后,每年可节约7741吨标准煤,按照当地工业电价计算,每年可为企业增加经济效益约888.58万元(未包含节省的设备维修等相关费用)。
六、商业模式
本项目采用合同能源管理模式中的节能效益分享模式运作,即项目实施单位在取得建设新项目的特许权后,就该项目与业主签订节能服务合同,节能服务公司为业主提供能源审计、节能改造的可行性研究报告,节能改造所需的全部资金,设备设计、选择及采购、施工、安装和调试,为业主单位的操作和维修人员提供相关培训、及项目建成后的维护和保养等专业节能服务。
节能服务公司负责解决本项目所需的所有资金,并与业主单位对本项目所产生的节能效益进行分享,合同期限为十一年,合同期内前六年节能服务公司与业主的分享比例为9:1,第七年为8:2,第八年为7:3,第九年为6:4,第十年和第十一年为5:5。在合同期内,项目的所有权属于节能服务公司,合同期满且客户付清所有合同款项后,节能服务公司向业主转移项目所有权,将设备无偿赠予业主,之后的节能收益为业主所有。在项目合同期内,节能服务公司向业主提供所安装设备的维护服务,并与业主保持密切联系,对所安装设备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快速诊断和处理,同时不断优化和改进所安装设备的运行性能,以提高项目的节能量及其效益。
七、融资渠道
本项目总投资为3500万元(包括工程建设费用及后期运行维护费用),由节能服务公司提供,全部为自筹资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