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车站——旅途必经一个站点,现在它已不再是一个简单的露天月台,再也看不到笼罩在一团团白色雾气下的车站,随着新型火车电气化程度、高速舒适以及经济性的大幅提高,已经成为人们中短程出行最便利的首选交通工具,因而火车站的建造体量、规模越来越大,现代化程度、便捷程度越来越高,包含功能也越来越多。随着传统节日的临近,这里更是成为亿万人关注的焦点,并迎接着世界上最大规模的人口短期迁移,成为人潮最集中的集散中心。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生活节奏的加快,这里已然成为一个综合性多功能的公共交通枢纽,正是这一个个站点拉近了城市间的时间距离,成为城市间标新立异的名片和窗口。
当置身其中,除了感受其宏伟、明亮、现代以外,我们还将带你一起领略其足以让人惊叹不已的另一面。说到光电建筑,你也许会有点陌生,但火车站你是再熟悉不过了,你可知道中国目前的十大火车站中就有七座是光电建筑(北京南站、天津西站、上海虹桥站、武汉站、广州南站、南京南站、杭州东站)。试想一下,当你坐在宽敞的候车大厅、站在气势磅礴的月台时,其实你就置身于一个巨大的绿色电站之中,你看不见超级巨大的烟囱,看不到不计其数错综复杂的管线,近在咫尺,甚至可以触手可及,这就是光电建筑。
如果这还不够使你惊奇,那我再列举几组数据:就这七大火车站总客运年发送量能达到5.37亿人次;就这七座光电建筑总装机功率达到32兆瓦,电池组件铺装面积达28.6万平方米,一年约能生产出约3.3亿度清洁电能,这相当于节约10万吨标准煤,减少近28万吨二氧化碳排放量。换句话说,就这七座火车站就使中国超过三分之一的人都走进过光电建筑,并使每位旅客或多或少的都从中获取过清洁能源,这是一个多么神奇的数字。不仅如此,除了这七座火车站以外其实中国还有很多这样的光电建筑一体化的站房,比如中国唯一的欧式火车站——青岛火车站,被誉为欧亚大陆桥上的明珠——银川火车站,草原穹庐展翅之鹰——呼和浩特东站等等。由此,你就知道光电建筑离我们已经有多么近了。
光电建筑发展到今天,已然不再是一个绿色环保的概念,更不是新能源开发利用炒作的噱头。在本世纪之初,发达国家就纷纷着手在火车站房之类的大型公共建筑设计和建设中融入光伏发电技术,就因其社会效应、示范效应以及对行业发展的影响要远远大于经济效应。另外,火车站房发展光电建筑应用本身就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建筑留存时间长、面积大、离城镇用户最近,再加上现代火车站建筑整体造型丰富多样,极具现代特色和时代感,这对光电建筑应用的实践和创新提供了宽广的平台。这样大型的公共光电建筑,集建筑美学、实用科学、空间的综合利用、安全以及高效智能系统应用于一体,解决和攻克一系列复杂而庞大的技术课题。当一座座宏伟的火车站光电建筑落成投入运营,无疑就是一场技术的革命、一个重大的突破、一次划时代的飞跃,对光电建筑应用的延伸、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就已建成的火车站光电建筑而言,在目前光电建筑应用领域,可以说是集应用形式最多样、光伏系统与建筑结合最紧密、技术含量最高、体量最大、示范效应最显著、离平民百姓距离最近的一种建筑形态,暂不论这些光电建筑还存在什么样的问题,但就其先导性的设计理念、勇于挑战的创新精神、敢为人先的探索勇气,对今后我国光电建筑应用的发展,无疑都是一笔巨大财富,就其所取的成功经验和技术,足以使我国的光电建筑屹立于世界之巅。正是这一座座雄伟的光电建筑拔地而起,也正是有这么多先行者前仆后继,我们没有理由不坚信我国光电建筑应用美好的未来。
火车站——旅途必经一个站点,从这里开始也从这里出发。接下来,我们来看国外和一些国内大家熟悉的火车站,从光电建筑应用的角度为大家简略的介绍一下光伏发电技术与建筑结合,特别是在大型公共建筑中应用所产生的建筑形态效果和社会效应、影响。
在春运期间通过手机、相机来拍摄这些火车站,来参与到“兴业太阳能杯首届中国光电建筑主题摄影大赛中”。
青岛火车站
青岛火车站——最独特的欧式火车站
应用类型:采光风雨棚一体
电池类型:非晶硅薄膜电池
建成时间:2008年10月
安装面积:2200 m²
装机功率:103 kWp
年发电量:67 MWh
系统集成及施工:珠海兴业绿色能源建筑科技有限公司
组件提供:威海中玻光电有限公司
青岛火车站始建于1899年,是一座饱经沧桑的百年老站,经过改扩建后,成为我国唯一的一座欧式铁路车站,其拥有当时国内最大跨度的站台无柱风雨棚和最大的地下候车室。壮观的德式钟楼和站房,集豪华与环保设计于一身的大型客站,能容纳3000人的地下候车室,人性化多功能服务区,以及太阳能发电的无柱风雨棚,众多科技元素与唯美的设计让新青岛站成为了岛城又一道亮丽的景观。
青岛火车站
青岛客运站改造工程是青岛市迎接奥运会标志性工程之一,开阔的欧式风格站房,广场南部空中观光连廊的拱形单层网壳屋面承重光伏一体化雨棚,利用太阳能发电为客运站提供部分电力,并提升青岛火车站的形象,体现绿色奥运的精神,为节能减排起到非常积极的表率作用。
在青岛站改造的整体要求下,一体化的设计、建筑风格的统一、安全与功能性有机结合成为这座光电建筑的重要突破点。集采光、遮阳、挡风雨和发电于一体,组件尺寸与建筑分格一致,透光线条统一,内侧银色与室内装饰效果能很好的结合,并能衬托室内简洁典雅的风格,达到装饰与结构完美结合。青岛站的这套光伏系统规模不算大,但它开创了我国光伏系统与大型公共复古建筑完美结合的先河。
杭州东站
杭州东站——新时代的钱江潮
应用类型:建筑屋面和风雨棚一体
电池类型:单晶硅、非晶硅薄膜电池
建成时间:2013年6月(光伏系统)
安装面积:7.9万m²
装机容量:10 MWp
年发电量:10 GWh
项目设计方:中南建筑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
项目施工方:江苏华能建设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组件提供方:浙江正泰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
逆变器提供:阳光电源股份有限公司
杭州东站是全国九大省会城市巨型车站建设工程的“收官之作”,该车站于2013年7月1日投入使用,总建筑面积达113万平米,站内汇集高铁、普铁、专线、地铁、磁浮、公交、水上巴士等多种交通方式和配套服务设施于一体并可实现立体无缝交通换乘,是亚洲超大型交通枢纽之一。作为老站原址改扩建,在全国已建成的大型高铁站中,是最晚设计、最晚建成的,这也使得它有可能在设计上采用更新的理念和技术,屋顶采光系统和屋顶光伏发电系统的设置,能充分体现最新的环保理念,同时也使之成为我国已并网的最大单体光电建筑之一。站在杭州火车东站站房屋顶,一块块光伏组件像大型地砖一样整齐划一排列着,铺设面积比11个足球场还要大,原本白色的建筑屋面,超过80%被蓝色覆盖,一眼望去颇为壮观。
杭州东站
杭州火车东站之于交通的意义显而易见,但它之于环保的意义也非同一般。首先,绿色环保、可持续发展设计理念得到一次完美的诠释,车站站房设计以“钱江潮”为主题,以此体现出杭州“精致和谐、大气开放”的城市形象和从“西湖时代”迈向“钱塘江”时代的时代特征,“动车”的外形,蓝白两色交相呼应,宛如阳光下波光玲玲的“钱江大潮”,塑造出一个充满动感的、具有鲜明时代特征和未来感的新型车站。
其次,这座光电建筑,预计每年可发电近1000万度电,与相同发电量的火电厂相比,每年可节约标煤约2769吨,还可相应地减少燃煤所造成的二氧化硫55吨、氮氧化合物24吨、烟尘443吨、二氧化碳7108吨,按每天发电3.5万度电计算,“每天的发电量覆盖整个东站每日的照明用电量绰绰有余”这也使得杭州火车东站成了“零碳排放建筑”,这充分展示了光电建筑所带来的实际社会效应、经济效益和环境影响。其三,杭州东站光伏屋面项目的建成并网发电,预计会有10%左右的投资回报,12年便可收回投资成本,这也意味着光电建筑项目从小规模、示范型开始走向大规模、商用型,由此该项目也成为光电建筑商业化运作模式的成功样本。其四,城市地域有限,不适合在地面直接建设光伏发电站,因此发展光电建筑是未来快捷有效利用太阳能的必然发展方向,而杭州东站的就站改扩案例正是一个完美的印证。
柏林中央火车站
柏林中央火车站——欧洲最美的火车站
光伏应用:建筑采光屋面一体化
电池类型:晶硅电池
建成时间:2006年5月
光伏面积:1870 平米
装机功率:189 kWp
年发电量:160 MWh
建筑设计:Meinhard von Gerkan,Jügen Hillmer
组件提供:Scheuten Solar,Technology GmbH
柏林中央火车站
德国战后最大的建筑工程:耗资7亿欧元、历时10年时间精心打造的柏林中央火车站在位于柏林市中心的施普雷河河畔,且被誉为欧洲最美的火车站。火车站毗邻总理府和新建的议会大厦,离著名的观光景区勃兰登堡门、帝国议会大厦和菩提树大街仅有十几分钟的步行路程。这里也是过去“柏林墙”的所在地,横跨东西柏林。中央车站采用了大量的新技术,光电屋面是所有技术中的一个亮点,同时也是当时非常具有代表性和示范意义的光电建筑之一。在450米长东西走向的站台拱形玻璃屋顶上集成安装了大约1 870平方米的太阳能发电光伏组件。这些光电板集成在屋面玻璃系统中,并在西屋顶的172米和东屋顶的107米之间沿地平线的7°~19°玻璃屋面上安装。
武汉火车站
武汉火车站——中国最美的火车站
光伏应用:建筑屋面和风雨棚
电池类型:单晶硅电池
建成时间:2009年12月
光伏面积:1.52万 m²
装机功率:2.2 MWp
年发电量:2 GWh
系统设计方:湖北省电力勘测设计院
系统集成施工方:武汉日新科技有限公司
武汉火车站是“中国百年百项杰出土木工程”、“第十届中国土木工程詹天佑奖”、“中国建筑协会鲁班奖”三项大奖的“大满贯”得主,成为中国铁路车站“最美”窗口。武汉火车站同时也是唯一一个获得国际大奖的武汉建筑,标志着武汉的城市建筑到达了一个新的台阶。武汉站整体的“千年鹤归”造型凸显湖北特色,寓意充满灵性的千年黄鹤惊叹家乡变化翩然而归。建筑中部突出的60米高大屋顶,预示着武汉是湖北也是中部省份崛起的关键地点。九片屋檐同心排列,又象征着武汉九省通衢的重要地理位置,正是在这翩翩起舞的九片屋檐上,整齐的排列着一排排太阳能硅晶板,向火车站站体提供清洁的电能。“建筑思路与城市文化高度融合,是城市地标性建筑中成功的案例”,这样一座大型公共建筑不仅要承担实用功能,也可发挥创意之都的优势,也让这座光电建筑成为一张城市名片。
武汉火车站
武汉火车站不仅被誉为“最美”,同时也是我国光电建筑在站房建设应用中璀璨的明珠。首先,武汉火车站动工较早,其太阳能光伏并网发电项目是铁道部未来发展各火车站屋面光伏系统的重要的示范项目。其次,该项目是当时湖北省内体量最大和装机功率最大的光电建筑一体化项目。其三,在大型建筑物上采用光伏系统分布式结构,将发电的电池组件矩阵分别设置在车站九片屋檐上,而逆变、配电部件集中安装在火车站内部,这对系统结构设计和功能定位具有非常高的要求。其四,需要克服施工环境恶劣和众多的影响因素,系统主体建设施工基本都属于高空作业,加上屋面奇异的造型更是增加了施工难度,同时还要应对诸多气候天气等自然因素,以及确保客运部门正常营运等等,这些都为以后的站房光伏系统建设提供了非常宝贵的经验。其五,作为湖北省太阳能光伏发电重点示范工程,根据现场试运行阶段数据换算显示,工程投运后年上网发电量为204.8万度,每年可以减少2041.856吨二氧化碳的排放,减排557.056吨煤,这已充分显现出光电建筑所带来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
上海虹桥站
上海虹桥站 ——绿色铁路建设中的东方之珠
光伏应用:风雨棚
电池类型:晶硅电池
建成时间:2010年7月
光伏面积:6.1 万m²
装机功率:6.688 MWp
年发电量:6.3 GWh
上海虹桥站是继武汉火车站之后,年发送客流量仅次于北京南站又一超大型综合客运站,在当时也是我国装机量最大的单体建筑光伏发电一体化电站,是铁道部为建设绿色枢纽站场、进一步提升铁路客运站的社会形象又一重要铁路站场光伏发电项目。它的建成对优化能源结构、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发展低碳经济、加快绿色铁路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示范意义。
上海虹桥站
上海虹桥站采用了绿色环保和建筑一体化的设计理念,将光伏组件与站台风雨棚建筑有机结合,安装太阳能电池板总计23910块,铺装面积达6.1万平方米,总装机容量达到6688千瓦。在保证光伏电站发电效率的同时,兼顾与客站建筑造型和周围景观相协调,实现了建筑一体化功能,充分体现了生态建筑、绿色客站的先进理念。电站投入使用后,预计年均发电630万度,年减排二氧化碳6600多吨,年节约标准煤2254吨,发电可供1.2万户居民使用。同时,该电站光伏系统主要设备全部实现国产化,光伏组件、逆变器均采用了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国产高效节能产品。电站控制系统采用计算机远程监控技术,实现全自动无人值班,电站的自动化控制、故障检测、遥视、安全防范等重要信息可直接传至业主等相关部门,并可在线进行控制操作。
北京南站
北京南站——亚洲第一站
光伏应用:采光屋面一体化
电池类型:化合物薄膜电池(铜铟镓硒)
建成时间:2008年7月
铺装面积:约7000 m²
装机容量:240 kWp
年发电量:223.6 MWh
北京南站既是我国第一座城际铁路、客运专线铁路、普速铁路、城市轨道交通的综合站房,同时作为奥运工程中的重要标志建筑,也是中国第一座高标准现代化的客运专线大型客站、客流量名列世界第三,被誉为“亚洲第一站”。在这样的车站采用太阳能发电系统,其环保、节能、绿色奥运等概念的示范效应是不言而喻的,正是它的落成,就此拉开了我国建设绿色枢纽站场、提升铁路客运站的社会形象的大幕。
南京南站
南京南站——铁路之上的宫殿
光伏应用:建筑屋面和风雨棚
电池类型:晶硅电池
建成时间:2011年6月
铺装面积:8.2万 m²
装机功率:10.67 MWp
年总产能:9.23 GWh
项目设计:江苏省电力设计院
系统集成施工:中电电气(南京)太阳能研究院有限公司
南京南站
在南京南站的设计中,全方位地尝试融入更多的传统文化精髓和南京城市的地域特色,尝试从使用者的角度体会超大体量的交通建筑可以带来的空间震撼和不同以往的使用感受。将这些理念和对当地历史文脉的尊重贯穿始终,将双重屋檐、柱廊、斗拱、城砖、窗花这些传统建筑造型元素融入方案,力求给南京这座历史悠久的六朝古都带来一个新的时代经典和城市标志。南京南站以10.67兆瓦的总装机量,超过杭州东站(10兆瓦),虹桥站(6.5兆瓦),武汉站(2.2兆瓦),2013年7月正式并网后,便成为全球最大的单体并网发电的光电建筑。落成后的南京南站,人们无不被其传统文化、现代科技、时代气息所感染,无不被其恢弘的气势所折服,将其誉为“铁路之上的宫殿”真是再贴切不过了。
呼和浩特东站
呼和浩特东站——草原穹庐展翅之鹰
光伏应用:风雨棚一体化
电池类型:非晶硅
建成时间:2010年12月
光伏面积:2169 m²
装机功率:100.8 kWp
年发电量:120 MWh
系统集成及施工:珠海兴业绿色能源建筑科技有限公司
组件提供:威海中玻光电有限公司
呼和浩特东站
一座采用世界最先进技术建造的最具民族元素的的站房,一个联通京津冀地区和山西、陕西以及蒙古国的重要交通枢纽,一个完全契合了中国和谐发展要求的建筑理念新建的呼和浩特东站,其主体的圆形穹顶造型源自草原上最具代表性的蒙古包,这使它成为了独一无二的建筑,成为草原上的一个绿色传奇。作为内蒙古60年大庆的献礼工程和铁道部的重点项目,呼和浩特火车东站设计主题以“草原穹庐、展翅雄鹰、白云故乡、青色之城”作为造型立意,综合考虑功能性、系统性、前瞻性、文化性和经济性,将现代交通建筑、绿色建筑与地域文化特色有机融合。840块非晶硅光伏电池组件与站台风雨棚紧密结合在一起,宛如草原雄鹰绚丽的羽翼,与建筑外形设计契合的天衣无缝,无疑这是一个光电建筑与民族特色文化完美融合的又一代表作。
银川火车站
银川火车站——欧亚大陆桥上的明珠
光伏应用:风雨棚一体化
电池类型:单晶硅电池
建成时间:2011年12月
装机功率:45 kWp
天津西站
天津西站
光伏应用:建筑屋面和风雨棚
电池类型:非晶硅电池
建成时间:2012年6月
铺装面积:1.88万 m²
装机功率:45 kWp
年发电量:200 MWh
天津西站
广州南站
广州南站
光伏应用:采光风雨棚一体化
电池类型:单晶硅
建成时间:2010年12月
光伏面积:5016 m²
装机功率:253 kWp
年发电量:260 MWh
设计及施工:广东金刚玻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光伏组件供应:广东金刚玻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广州南站
深圳北站
深圳北站
光伏应用:建筑屋面
电池类型:单晶硅
建成时间:2010年12月
光伏面积:7896 m²
装机功率:501.4 kWp
年发电量:537 MWh
设计及施工:深圳蓝波绿建集团股份有限
光伏组件供应:广东金刚玻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深圳北站
来源:BIPV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