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案例名称
秦皇岛首秦金属材料有限公司蓄热式轧钢加热炉黑体技术改造项目
二、 案例业主
秦皇岛首秦金属材料有限公司是首钢总公司、香港首长国际企业有限公司与韩国现代重工业株式会社的合资企业。以具有世界一流水平的4300mm宽厚板轧机竣工投产为标志,宽厚板涵盖7大系列、100多个品种。公司的生产能力为生铁255万吨/年,钢坯260万吨/年,宽厚钢板180万吨/年。
三、 项目实施单位
成都西华工业炉节能技术有限公司
四、 案例内容
(一)技术原理及适用领域
热辐射是以电磁波即热射线的形式传播的,但目前一般在中、高温工业加热炉的炉膛内,均没有对“漫反射”状的热射线采取调控措施,也就是说,热源发出的辐射能没有完全直接被工件吸收,这正是加热炉节能难以突破的重要原因。
“黑体强化辐射传热节能新技术”,即黑体技术,是根据红外物理的黑体理论,制成集“增大炉膛面积、提高炉膛发射率和增加辐照度”三项功能于一体的工业标准黑体,将众多的黑体元件安装于炉膛内壁适当部位,既增大传热面积,又提高炉膛的发射率达0.96(1078K),在不超过1790℃的高温下基本不老化,并且能对炉膛内的热射线进行有效的调控,使之从漫射的无序状态调控到有序,直接射向钢坯,提高热射线的到位率,强化辐射传热,取得显著的节能效果, 黑体技术的核心是黑体元件。
适用领域:机械、冶金、玻璃、陶瓷、石油、化工、锅炉等。
(二)案例实施情况
首秦公司拥有4300mm生产线上的两台年产150万吨的蓄热式轧钢加热炉,本项目是对1号加热炉炉顶部分进行节技术改造。
1号炉的相关数据如下:
技术要点
● 不改原炉膛结构;
● 在炉顶的适当部位,设置数以万计的黑体元件;
● 对炉膛进行全面的强化红外涂装,炉膛和黑体元件共同构成红外加热系统。
项目于2007年12月20日开始施工,对1号加热炉的炉顶实施了黑体节能改造工程。于2008年1月17日经烘炉后投产运行,3月12日,双方对一期工程节能效果进行了详细检测验收。
五、 项目年节能量及节能效益
此项目节能率超过18%(一期工程只对炉顶进行了黑体节能改造,两侧炉壁因中修原因未能实施改造),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按该加热炉能耗70000立方米/h,高炉煤气的热值为750千卡/公斤,以平均节气18%计算:
每年节约高炉煤气折合标煤: 70000 立方米/h×24h/天×330天/年×0.18×0.107kg标煤/立方米÷1000kg/t=10677t标煤/年;
年节能效益:798.3~887万元/年;
项目寿命期:三年以上 。
六、 商业模式
本项目采用合同能源管理机制中的节能效益分享型模式运作,即节能服务公司就本项目与客户签订节能服务合同,为客户提供节能改造的可行性研究报告,1号炉技术改造所需的全部资金,施工、安装和调试,为客户的操作和维修人员提供相关培训。
节能服务公司负责解决本项目所需的所有资金,并与客户对本项目所产生的节能效益进行分享。合同期为三年,第1至第15个月,节能服务公司与业主分享的比例为8:2,之后由业主独享所有的节能效益。
七、 融资渠道
本项目的投资为节能服务公司的自有资金(包括工程建设费用及后期运行维护费用等)。
八、 优惠政策
根据财政部、 国家发改委关于《节能技术改造财政奖励资金管理暂行办法》财建[2007]371号文件规定,年节能量在1万吨标煤以上,可以申请国家节能奖励(东部200元/吨,西部250元/吨),本项目可获得国家奖励10677吨标煤×200元/吨标煤=213.5万元。
由武汉节能协会办公室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