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案例名称
山东光明热电股份有限公司循环水余热供暖项目
二、 案例业主
山东光明热电股份有限公司是以煤泥和煤矸石为主要燃料,专业从事热电联产的综合利用企业。于1995年底建成投产,主要生产、供应、销售电能和热能及其它相关产品。现有规模为三炉三机,三台75t/h循环流化床锅炉,一台12MW、两台6MW汽轮发电机组,总装机容量24MW,年发电能力为1.8亿kWh,供热能力为90万GJ。
三、 项目实施单位
山东天元节能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四、 案例内容
(一)技术原理及适用领域
热力发电厂循环冷却水需经过冷却塔冷却降温后循环使用,在此过程中散失大量热量,将这部分热水加以利用,直接用作供暖循环水,可节省大量的蒸汽和运行费用,经济效益十分可观。
本项目基本原理是降低凝汽器真空,提高汽轮机排汽温度,将凝汽器的循环水直接作为采暖用水为热用户供热。汽轮机改为低真空供热后,热用户实际上就成为热电厂的“冷却塔”,汽轮机的排汽余热可以得到有效利用,避免了冷源损失,大大提高了热电厂能源的综合利用率。
目前热电公司循环冷却水,流量1800t/h,冷却塔的进水水温40℃,出水水温32℃,而供暖系统需要的进水水温70℃,回水水温55℃,通过调整汽轮机凝汽器冷却循环水的温度,可以满足附近48万平方米的供暖需要。
本技术可适用热电厂的供暖、供热项目。
(二)案例实施情况
项目实施单位采取在#3汽轮机凝汽器冷却循环水的进出口安装循环泵,用来实现冷却循环水在供暖系统内的循环;加装一套补水装置和滤水器,用来为供暖系统补水;在冷却塔的进出水口安装阀门,冬季供暖时,关闭冷却塔的进出水阀门,使冷却循环水直接进入供暖系统内,将冷却塔循环水蒸发散失的热量回收利用。项目实施后,大大减少设备、管网维修量,减少扰民现象,提高设备及管网的使用寿命,解决冷热不均的现象,用户室温合格率达到95%以上,有效的减少二次水人为失水现象,避免了钠离子交换再生废液对地下水的污染,有利于环境保护。
本项目于2007年8月开始施工,2007年11月正式运行,该项目于2008年4月竣工验收,目前设备运行良好。
五、 项目年节能量及节能效益
1. 节电量:
原系统耗电量:供暖系统用电功率456KW+320KW=776KW,电机效率为80%,供暖期120天,耗电量为776KW×24×120×80%=178.79万kWh。
改造后系统耗电量:供暖系统用电功率272 KW,电机效率为80%,供暖期120天,耗电量为272 KW×24×120×80%=62.67万kWh。
每个供暖季节电量为116.12万kWh,折合标煤量400.6吨。
2. 循环水节约热量:
一个供暖季统计循环水出水量为4879987吨,回水量为4360001吨,出水平均温度为62℃,回水平均温度为48℃。
循环水折合热量为:(4879987×259.46-4360001×200.89)/1000=390280.83GJ。
折合标煤量:390280.83GJ×3.412×10-5tec/MJ=13316.38吨。
循环水供暖共折合标煤量:400.6+13316.38=13716.98吨。
六、 商业模式
本项目采用节能效益分享型模式运作,即节能服务公司就本项目与该业主签订节能服务合同,节能服务公司为业主提供能源审计、节能改造的可行性研究报告,设备设计、选择及采购、施工、安装和调试,为业主单位的操作和维修人员提供相关培训、以及项目建成后的维护和保养等专业服务。
节能服务公司负责解决本项目所需的所有资金,并与业主单位对本项目所产生的节能效益进行分享,合同期限为五年。合同期内前两年节能服务公司与业主的分享比例为10:0,第三、四年的分享比例为8:2,第五年的分享比例为6:4。在合同期内,项目的所有权属于节能服务公司,合同期满且业主付清所有合同款项后,节能服务公司向业主转移项目所有权,将设备无偿赠予业主,之后的节能收益为业主所有。在项目合同期内,节能服务公司向业主提供所安装设备的维护服务,并与业主保持密切联系,对所安装设备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快速诊断和处理,同时不断优化和改进所安装设备的运行性能,以提高项目的节能量及其效益。
七、 融资渠道
本项目总投资为1208万元(包括工程建设费用及后期运行维护费用),全部为节能服务公司自筹资金。
八、 优惠政策
矸石电厂低真空供热技术属于国家重点节能技术,因此本项目为国家鼓励的节能项目。
根据财政部、国家发改委关于印发《节能技术改造财政奖励资金暂行管理办法》的通知(财建[2007]371号),本项目符合通知要求,申请到中央财政奖励资金270.4万元。
由武汉节能协会办公室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