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大众日报
6月5日,2024(第四届)中国(山东)储能高质量发展大会暨展览会将于6月5日-7日在山东国际会展中心开幕。
中国能源研究会理事长史玉波致辞中表示,伴随着我国新型能源体系的建设,新产业、新模式、新业态加速兴起,能源基础设施智能化,能源大数据多能互补,智慧用能与增值服务对清洁能源发展正在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新兴储能作为新质生产力的代表,将是催生能源工业新业态,打造经济新引擎的重要方面,必将在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中展现更大作为。近年来,在政策市场需求等因素的驱动下,我国新兴储能产业已经迈入规模化发展的新阶段。
一是市场规模快速增长。根据中国能源研究会储能专委会的不完全统计,截至2023年底,我国已投运的电力储能项目累计装机达86.5GW,新型储能累计装机规模达34.5GW,从项目规模等级来看,超过100个百兆瓦级项目实现投运,同比增长370%。
二是各类储能技术研究不断活跃,锂电池、压缩空气、液流电池等储能技术已达世界先进水平。锂电占比进一步提高,从2022年的94%增长至2023年的97%;非锂储能技术逐渐实现应用突破,多种长时储能技术路线被纳入省级示范项目清单。
三是储能政策逐步完善,市场主体地位进一步明确,市场机制、价格机制和运动机制逐步完善。2023年,我国共发布653项储能直接和间接相关政策,其中国家层面政策60项。
四是资本市场持续为储能各环节加力。山东作为传统能源大省,面对能耗总量偏大、能源结构偏煤的实际,聚力打造“五大千万千瓦级清洁能源供给基地”。因此,与之协同的储能产业也将迎来重大发展机遇。为推动“十四五”储能高质量规模化发展,山东坚持以规划为引领、以创新为驱动、以市场为主导、以机制为保障、以安全为底线,高点定位、统筹谋划、科学布局,滚动推动抽水蓄能建设,大力实施电化学储能“百万千瓦”行动计划,探索创新突破压缩空气储能,奋力书写储能高质量发展的山东答卷。储能取得较快发展,居全国首列。
本届大会暨展览会由中国能源研究会作为指导单位,山东省电力行业协会、山东省电力科学技术协会主办,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国家电投集团山东能源发展有限公司、中国电气装备集团储能科技有限公司主办;思源电气股份有限公司、爱能森新能源(深圳)有限公司联合主办,山东省电力行业协会储能专业委员会承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