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武汉市节能协会官方网站
当前位置:
首页
>
政策法规
>
政策解读
专家解读“京津协同发展30条”新亮点
内容整理:武汉节能协会 阅览次数:3454 发布时间:2022-11-29
[返回上一页]
京津两市负责人6日签署“1+5”合作协议,标志着谱写新时期社会主义现代化京津“双城记”在操作层面步入“深水区”。
此次双方签订的协议确定30项重点工作有哪些亮点?京津联动发展将迎来什么新契机?……作为观察京津冀协同发展国家战略的重要窗口,记者第一时间连线数位专家进行解读。
规划联袂 探索共同审查机制
【合作亮点】加强规划对接,共同研究区域性重大问题,修改完善两市相关规划;共同研究京津走廊地区的城镇空间布局、生态廊道划定和区域重要基础设施,达成规划共识;积极探索建立两市交接地区城乡规划共同审查机制。
【专家评点】清华大学城市规划研究所主任吴唯佳认为,在规划层面上缺乏协同、各自为政是制约京津一体化的深层次矛盾。京津“规划对接”、“共同审查”的提法,打破了“一亩三分地”的传统思维,为多领域全面联动协同打下了坚实的顶层设计基础。
交通联动 实行“同步同图”衔接
【合作亮点】共同科学规划、有序建设区域轨道网、公路网和客货运枢纽;统筹两地交通发展规划,建立“同图同步”沟通衔接机制;共同争取推进京津高铁二线建设;共同争取民航局增加天津机场航班、航线;推进京津公路顺畅连接。
【专家评点】北京大学城市规划设计中心主任吕斌认为,作为协同发展的先行领域,京津冀交通缺少“一张图”规划,高铁连通度不足,“断头路”众多,部分线路流量饱和,机场因忙闲不均。此次京津提出交通联动、“同图同步”,措施“具体到点”,将为推进人流、物流、信息流一体化提供交通先提条件。
环境联控 协同开展污染治理
【合作亮点】建立生态保护规划协调机制;共同推进区域重污染天气预警、会商及应急联动;率先统一实施机动车燃油国五标准;开展区域联动执法,共同治理重点污染源;共同实施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脱硝治理工程和压减燃煤措施;共建京津生态走廊。
【专家评点】天津市环保局总工程师包景岭说,京津冀生态环境问题已经到了难以承受的程度,“同呼吸、共命运”倒逼京津紧密协作,此次两地在联防联控上做出了很多细致的约定,有针对性地堵住诸多漏洞,将显著促进这一区域环境保护的精细化管理程度。
园区联建 抱团建设合作示范区
【合作亮点】结合天津未来科技城总体规划,共同建设合作示范区;共同支持示范区项目建设发展,协调解决项目推进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积极推动京津两市优质医疗、教育、科研等资源入区发展。
【专家评点】天津市社科院经济社会预测研究所所长卢卫等认为,在现行行政区划下,京津也有各自财税、就业和发展目标,双城联动需要一块资源充分共享、倾力合作的“试验田”,“合作共建产业园区”将成为京津冀一体化进程中跨省市产业互利共赢的有效途径。
创新联手 共同打造发展高地
【合作亮点】共同推动双方创新链深度融合;推进共建滨海—中关村科技园;共建统一的成果转移转化、科学仪器开放和技术交易平台,打造协同创新载体,实现创新成果、科技人才、信息资源等共享;共建创新社区。
【专家评点】南开大学滨海开发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周立群说,京津之间产业自我封闭和同构现象长期存在,创新资源共享不足。北京是全国科技创新中心,中关村更是全国科研高地,天津的比较优势在于先进制造业,有条件打造北京研发、天津转化的创新发展格局,引领区域创新驱动发展。
口岸联接 力破利益博弈困局
【合作亮点】加快推动东疆保税港区政策向平谷国际陆港延伸;北京支持区域性物流中心向天津转移;共同支持天津港集团多种形式参与北京朝阳口岸平移至通州马驹桥的物流基地建设与合作;逐步实现口岸信息交换和资源共享;完善通关一体化政策;推进检验检疫业务一体化。
【专家评点】天津社科院城市经济研究所所长蔡玉胜说,长期以来,京津在空港航运方面缺乏联动、分歧明显,深化口岸合作成为京津联动发展必须要啃的“硬骨头”。京津合作协议,在港口政策延伸、物流基地建设、电子口岸合作、便捷通关通检等方面作出了务实、具体的要求,力破旧有利益博弈困局。
政策联合 推动区域投资贸易便利
【合作亮点】北京支持天津积极争取批准建立中国天津自由贸易试验区;两市建立政策创新组织协调推进工作小组,探索推进区域投资和贸易便利化创新试验,与天津滨海新区综合配套改革和北京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政策叠加,并向两市有条件的区域延伸;北京鼓励外贸货物代理、物流和跨境电商企业,在天津海关特殊监管区设立物流仓库和大宗商品集散中心。
【专家评点】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高级研究员管清友说,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大背景下,京津“双城记”可作为全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试验区,改革创新阻碍要素流动的政策,加强区域政策统筹,推动优惠政策叠加、区域互认和延伸,协同促进区域投资贸易便利化。
资源联通 促进公共服务同城化
【合作亮点】推进京津交通一卡通互联互通试点;探索社会保障跨区域转移对接;研究建立医疗资源共享机制,探索建立医疗联合体,开展执业医师一体化注册管理;支持有条件的优质教育资源开展合作办学、联合科研和人才培养;推动建立两市移动、固话通信的联网、同网改造机制,力争尽早实现“固话无长途、移动无漫游”。
【专家评点】河北工业大学京津冀发展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张贵等专家认为,公共服务水平的差异,直接影响到人口流向、产业对接、要素对流、功能转移。此次协议中京津在交通、医疗、教育、通信等方面提出促进公共服务一体化的具体举措,正式拉开了两市全面对接公共服务的序幕。
来源: 新华社
--政府链接--
政府链接
国家能源局
国家统计局
中国政务网
国家节能中信公共服务网
国务院国家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化和信息部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公共机构节约能源资源网
湖北省人民政府
湖北省生态环境厅
湖北省经济和信息化厅
武汉市科技局
武汉市城乡建设局
武汉市生态环境局
武汉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武汉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武汉市生态环境局
武汉市民政局
武汉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武汉市财政局
武汉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
武汉市机关管理局
--节能协会链接--
省级&自治区节能协会
中国节能协会
北京市国际生态经济协会
上海节能网
重庆节能网
天津市节能协会
广东省节能协会
湖北省节能协会
浙江节能协会
江苏省能源行业协会
湖南省建设科技与建筑节能协会
甘肃省建设科技与建筑节能协会
福建省节能协会
四川省节能协会
河南省循环经济与节能协会
山东省节能协会
安徽节能网
陕西省节能协会
吉林省建筑节能协会
云南节能网
江西省能源协会
河北省节能协会
辽宁省节能协会
山西省节能协会
黑龙江省节能协会
贵州省节能协会
海南省节能协会
青海省节能协会
内蒙古节能协会
新疆节能减排网
西藏节能协会
广西节能协会
宁夏能源网
市级节能协会
广州市节能协会
成都节能协会
武汉市节能协会
杭州市节能协会
深圳节能协会
南京节能环保产业协会
长沙市建筑节能协会
郑州节能协会
福州市节能公共服务网
济南节能协会
合肥市节能协会
西安市建筑节能协会
沈阳节能协会
昆明市节能协会
南昌市节能协会
石家庄市节能协会
长春市节能协会
太原市节能协会
哈尔滨市节能协会
贵阳市节能协会
兰州市节能协会
海口市节能协会
西宁市节能协会
宁波市节能协会
柳州市节能环保产业协会
--相关协会链接--
中国&省级行业协会
中国化工学会
中国能源协会
中国建筑节能协会
中国循环经济协会
中国化工环保协会
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
中国城镇供水排水协会
中国照明学会|中国照明网
中国机电一体化技术应用协会
中国建筑玻璃与工业玻璃协会
北京信息化协会
北京机电行业协会
北京市建筑装饰协会
北京市政工程行业协会
北京市工程建设质量管理协会
北京市朝阳区国际绿色经济协会
上海冷冻空调行业协会
上海市化工行业协会
上海市安装行业协会
上海市建筑施工行业协会
上海市环境保护产业协会
上海市江西赣州商会暖通分会
天津市新能源协会
天津市工程咨询协会
天津市金属材料行业协会
天津市混凝土行业协会
天津市建设工程造价和招投标管理协会
重庆市照明学会
重庆市环境保护产业协会
重庆市建设工程安全管理协会
广东省能源协会
广东省建筑业协会
广东省暖通空调协会
广东省电源行业协会
广东省行业协会联合会
广东省环境保护产业协会
广东省磁性元器件行业协会
广东省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山东照明学会
山东模具协会
山东省安装协会
山东暖通空调网
山东省铸造协会
山东省建筑业协会
山东省电力行业协会
山东省建材工业协会
山东省电力行业协会
山东省城镇供排水协会
山东省工程建设标准造价协会
湖北化学化工学会
湖北省机械工程学会
湖北省太阳能行业协会
湖北省电力机电行业协会
湖北省空调工程施工行业协会
浙江省照明学会
浙江省机电行业协会
浙江省环保产业协会
浙江省玻璃行业协会
浙江省铸造行业协会
浙江省建筑业行业协会
浙江省电力工程企业协会
河南省空调冷冻节能协会
河南省暖通空调冷冻节能协会
河南省科学技术协会
河北省建筑业协会
河北省暖通行业协会
河北省冶金行业协会
河北省建设机械协会
安徽省照明学会
安徽省建筑业协会
安徽省暖通空调协会
安徽省机电行业协会
吉林省照明学会
吉林省建设监理协会
内蒙古建筑节能协会
内蒙古水利行业协会
内蒙古自治区建筑业协会
内蒙古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海南省建筑业协会
海南省塑料行业协会
海南省海洋环保协会
海南省节能减排协会
海南省暖通空调行业协会
湖南省建筑业协会
湖南省环保产业协会
湖南省水利工程协会
湖南省机械工业协会
湖南省电力工程企业协会
湖南省家具行业协会
湖南省建设科技与建筑节能协会
湖南省绿色建筑与钢结构行业协会
四川省燃气协会
四川省照明电气协会
四川省电力行业协会
四川省化工行业协会
四川省科学技术协会
四川省环境保护产业协会
山西电力行业协会
山西省化学工业协会
山西省钢铁行业协会
山西省环境保护产业协会
贵州省建筑业协会
贵州省钢结构协会
贵州省水利工程协会
贵州省公共机构节能网
贵州省耐火材料行业协会
贵州省预拌混凝土行业协会
成都涂料行业协会
成都市建筑业协会
成都市钣金行业协会
成都市市政工程协会
成都市工程造价协会
成都市节能及新材料产业协会
陕西省水利工程协会
陕西省煤炭工业协会
陕西省电力行业协会
陕西省建筑节能协会
陕西省城市燃气热力协会
陕西省暖通空调与制冷行业协会
江苏省照明学会
江苏省轻工协会
江苏建筑业协会
江苏省能源行业协会
江苏省电力行业协会
江苏省冶金行业协会
江苏省光伏产业协会
江苏省市政工程协会
江苏省土木建筑学会暖通空调热能动力专业委员会
地市级行业协会
深圳市照明学会
深圳绿色建筑协会
深圳市水泥及制品协会
深圳环境保护产业协会
深圳市高分子行业协会
深圳市环卫清洁行业协会
深圳市暖通空调行业协会
深圳市暖通净化行业协会
杭州清洁行业协会
南京建筑业协会
南京机械工程协会
南京电气行业协会
南京风电装备行业协会
南京节能环保产业协会
南京环境保护产业协会
南京市装饰材料商贸协会
南京市建筑门窗幕墙行业协会
武汉门窗协会
武汉建筑业协会
武汉建筑装饰协会
武汉市科学技术协会
武汉市建设安全协会
武汉企业联合会、武汉企业家协会
杭州市建筑业协会
杭州工业设计协会
长沙市化工协会网
长沙市建筑业协会
长沙市科学技术协会
长沙市渣土行业协会
长沙市建筑节能协会
长沙市门窗行业协会
长沙市水电工程师协会
长沙市工程机械行业协会
宁波市建筑业协会
宁波市铸造行业协会
宁波市城市科学研究会
宁波市建筑装饰行业协会
宁波水产行业协会
宁波市电工电气行业协会
宁波市石油和化工行业协会
合肥市建筑工程协会
合肥市质量和技术创新协会
郑州市建筑业协会
郑州市土木工程协会
郑州市空气净化协会
福州市建筑装饰协会
福州市建筑业协会
南昌市建筑业协会
南昌市建筑业协会
南昌市装饰行业协会
乐清市电源协会
乐清市变压器行业协会
西安市环境保护产业协会
济南市工程建设标准造价协会
济南市建设工程质量与安全生产协会
沈阳环境保护产业协会
沈阳市建筑业协会
宁夏化工行业协会
--相关行业链接--
节能低碳类
华商低碳
长飞光纤
能源行业门户网
碳排放交易网
中国照明网
中国节能网
石油和化工节能网
北极星电力新闻网
中华循环经济网
中国暖通空调网
中国拟在建项目网
国家节能中心公共服务网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上海节能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武汉市科技成果转化平台
节能环保类
中国节能产业网
唯科网环保
国际节能环保网
环保在线
365节能环保采购网
广东大能环保集团有限公司
绿色节能网
国家绿色技术交易中心
环评爱好者
全联环境服务业商会
新能源类
能源网
能源世界
新能源网
国家能源网
国际能源网
中国能源网
索比光伏王
光伏英才网
集邦新能源网
太阳能光伏网
光伏产业观察网
欧乐光储充资讯网
地址:武汉市江岸区洞庭街107号怡东大厦17楼1701 电话:027-82822922,82296088,82893188 邮编:430015
Copyright © 2010-2024 武汉市节能协会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武汉网讯互联 鄂ICP备17017026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02020016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