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武汉市节能协会官方网站
当前位置:
首页
>
政策法规
>
政策解读
解读:湖北省降低企业成本政策措施
内容整理:武汉节能协会 阅览次数:5560 发布时间:2016-05-26
[返回上一页]
近日,省委、省政府出台了《湖北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五大任务总体方案》及相关专项行动方案。印发了《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降低企业成本激发市场活力的意见》(鄂政办发〔2016〕27号)。连日来,各地各部门陆续推出“惠企大餐”。5月17日,省直六部门负责人亮相新闻发布会,为市场主体再送800亿元“红包雨”。
武汉80万吨乙烯项目区鸟瞰
省交通厅
6月起,全省高速公路收费降低10%
5月17日,省交通厅发布消息,6月1日起,全省高速公路通行费收费标准将总体降低10%左右。
省交通厅副厅长谢强介绍,以目前执行0.44元/车公里收费标准的一型客车为例,我省降低收费标准后将按0.4元/车公里执行。按我省现有通行费收入的规模测算,降低收费标准后,全年可降低社会通行成本约18亿元。届时,我省高速公路通行费收费标准在全国将处于较低水平。
谢强表示,省交通厅还将延续对ETC客车5%优惠的政策,对使用通衢卡电子支付的货车用户给予10%优惠。据测算,预计全省客、货运输业将直接减少成本3.4亿元以上。该厅将进一步扩大ETC合作银行数量,增加一站式客服网点至2500个左右,目前用户可持行驶证、身份证到农行、建行、工行合作网点就近办理。现阶段暂只对本省籍车辆办理“通衢卡”。
对整车合法运输鲜活农产品的车辆、运输联合收割机(插秧机)的车辆等,严格落实“绿色通道”等减免费通行政策。据测算,预计2016年政策性减免金额将达33.81亿元,其中“绿色通道”政策减免23.14亿元,重大节假日减免10.59亿元,邮政车减免0.08亿元。
省财政厅
下调地方教育附加征收率
从今年5月1日起,我省将企业地方教育附加征收率由2%下调至1.5%,降低期限暂按两年执行。
省财政厅总会计师关红介绍,地方教育附加征收率全国统一征收标准是2%,根据我省实际情况,为切实减轻企业负担,省政府研究决定下调征收率0.5个百分点。
据测算,这一下调,今年征收额将在2015年42.82亿元的基础上下降10.7亿元,也就是减轻企业负担10.7亿元。
为进一步降低涉企收费水平,全面清理规范涉企收费,省财政厅将对2015年取消、暂停征收的49项涉企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项目落实情况开展督促检查。
省财政厅印发通知,要求各地对照中央、省有关降费政策文件,分项对照检查,逐条抓落实;认真清理,编制收费基金目录清单,实行常态化公开,根据中央、省收费基金政策变动情况,及时更新清单内容,方便企业知晓,接受社会监督;对不按规定减免相关收费基金项目的违规行为,按规定处罚,并追究责任人的行政责任;为部门依法履职提供必需的经费保障,省直单位通过部门预算解决,市县通过增加转移支付补助,确保各项改革顺利进行。
省编办
取消中介机构执业限额
省编办将以整治“红顶中介”为重点,清理规范中介服务,取消中介服务机构执业限制和限额管理规定,进一步放开中介服务市场,解决中介服务“未脱钩”、“不规范”等问题。
省编办副主任饶志国介绍,2013年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以来,省政府先后分4批取消、下放和调整省级行政审批事项409项,现保留行政审批事项274项,彻底取消非行政许可审批这一类别,大大降低了企业设立门槛;在企业名称登记、投资资格、住所登记等领域探索实行负面清单管理,率先在中部六省全面实行“三证合一”、“一照一码”,市场主体数量快速增长。
同时,清理编制省级行政审批中介服务事项清单,取消25项行政审批中介服务事项,对离(退)休领导干部在社会团体任职情况进行专项清理,全省共有4004名离(退)休干部退出兼任职务。
下一步,省编办将继续大力精简审批事项,更好地向市场和社会放权;着力规范改进审批行为,加快推进行政审批标准化建设,全面推广网上审批和网上办事,推进审批流程再造;纵深推进权责清单制度,严格实行权力“准入制”和动态调整机制。
省物价局
行政收费、用电用气、银行收费,通通下降!
取消“考培挂钩”收费,证照收费降为零
省物价局副局长胡广生表示,今年将对纳入我省《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清单》、收费资金缴入地方国库所有收费项目进行新一轮的清理规范,进一步减少收费项目,对依法保留的行政事业性收费和实行政府定价管理的经营服务性收费项目实施普遍性降标,总体降幅30%左右。
对行政管理类收费,原则上收费标准降为零,仅收取各种证件、牌照、簿卡等费用;对资源环境补偿类收费,适当降低收费标准;对鉴定类收费中,属于强制实施的中介服务收费,实行谁委托谁付费,并降低收费标准;对技能鉴定和专业技术执业资格考试收费,继续由考试机构按成本补偿原则自行制定收费标准,取消“考培挂钩”收费,以加强行政监管为目的的强制性培训收费予以取消或停收。
经营服务性收费方面,将取消属于政府部门职能范围内的服务收费,进一步减少实行政府定价管理的收费项目。
降低电价,扩大直购电范围
降低企业用电价格。今年内,全省将通过释放输配电价改革红利、落实煤电价格联动、取消化肥优惠电价等措施,降低全省一般工商业用电价格4分/千瓦时,降低大工业用电价格2分/千瓦时以上,预计2016年降低企业成本24.3亿元。
扩大电力用户直接交易范围和规模。截至目前,我省2016年电力直接交易合同或协议规模已达282亿千瓦时,全年直接交易规模将超过300亿千瓦时。据测算,直接交易的协议销售电价可降低7.1分/千瓦时左右,预计2016年降低企业成本近22亿元。
同时,省物价局将组织具备条件的经济技术开发区和高新产业园区作为市场主体参与电力直接交易,降低用电成本,支持高新产业发展。
降低企业用气成本。今年内,省物价局将出台《湖北省天然气管道运输价格管理办法》和《湖北省天然气管道运输定价成本监审办法》,根据定价成本重新核定我省天然气管道运输价格和非居民用天然气销售价格。
检查银行收费,不准捆绑强制收费
为进一步规范商业银行服务收费行为,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前期已对我省20家商业银行随机抽选分支机构进行了检查,实施经济制裁1.12亿元(向贷款企业清退5852万元)。今年,将再次在全省组织开展商业银行收费专项检查。
重点检查六类价格行为:不执行政府定价政府指导价;不执行商业银行总行制定的市场调节价收费项目和收费标准;与贷款捆绑强制收费,只收费不服务或未提供实质性服务而收费的;在提供贷款等融资时将工作职责转为有偿服务的;在提供贷款等融资时强制搭售和误导销售的;将自身应当承担的成本转嫁由企业承担的。
省人社厅
保险费率降下来 稳岗补贴升起来
养老、失业保险费率各降一个百分点
省人社厅副厅长易望汉介绍,自今年5月1日起两年内,我省阶段性降低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失业保险费率。
全省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单位缴费比例由20%降至19%。截至2015年底,全省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累计结余可发放9.47个月,达到国家关于阶段性降低费率的前提条件。经测算,如我省将单位缴费比例由20%降至19%,2016年,全省企业可少缴养老保险费20.4亿元,2017年企业可少缴养老保险费22.18亿元,两年全省企业可减少支出42.58亿元。
失业保险总费率由2%降至1%。其中,单位费率由1.5%降至0.7%,个人费率由0.5%降至0.3%。2015年3月,我省已按国家部署将失业保险费率由3%降至2%(单位和个人费率各降0.5%),一年即为企业减少支出7亿元,为职工增加收入7亿元。今年,根据国务院最新部署,再次下调失业保险费率1个百分点。初步测算,降费率两年,全省可再为用人单位减轻负担20.9亿元以上,增加职工个人收入3.7亿元以上。
自2015年10月起,我省已按照国家部署,将全省工伤保险平均费率由0.97%降为0.75%,将生育保险平均费率由0.75%降为0.58%,仅2015年政策实施3个月,两项降费即为企业减少支出1.7亿元。
“阶段性降低社会保险费,不会影响参保人员的待遇水平”,易望汉表示,省人社厅将加大工作力度,完善配套措施,确保参保人员各项待遇按时足额享受。
加大稳岗补贴,钢铁煤炭等行业补贴70%
我省在全国率先实施稳岗补贴政策以来,累计为近2万家企业发放稳岗补贴近30亿元,稳定就业岗位659万个(次),对稳定企业职工队伍,提升企业职工技能水平,促进全省就业形势持续稳定起到了重要作用。
为进一步降低企业成本,我省将所有参保缴费企业纳入稳岗补贴政策范围,采取补贴标准与裁员率挂钩的激励机制,鼓励企业采取有效措施尽量不裁员和少裁员,对上年度未裁员或裁员率低于统筹地区城镇登记失业率的,按该企业及其职工上年度实际缴纳失业保险费总额的50%给予稳岗补贴。
为支持兼并重组、淘汰落后产能、化解产能过剩,省政府对去产能过程中涉及的钢铁、煤炭等行业,符合稳岗补贴条件的,稳岗补贴支付比例可按企业及其职工实际缴纳失业保险费总额的70%执行,政策执行期限暂定两年,进一步减轻企业运营负担。
省国税局
营改增,行业税负只减不增
全面营改增,企业获“四大利好”
省国税局副局长魏贵和表示,我省全面推开营改增试点纳税人有36.3万户,其中:生活服务业28.9万户,建筑安装行业5万户,房地产业1.9万户,金融业0.5万户。5月1日,我省以上四大行业纳税人都成功开具增值税发票,下一步,将确保6月份所有纳税人实现顺利申报。
营改增给企业带来“四大利好”:四大行业的税收负担会有所下降;对其他非试点企业,将增加进项抵扣,特别是增加不动产进项抵扣,这将降低税收负担;打通增值税抵扣链条,促进各类企业公平竞争;全面消除重复征税,有利于企业转型升级。
目前,省国税局正在对四大行业进行细分,逐项整理和发布减税择优方案,提供给纳税人参照,确保所有行业税负只减不增。
税收受惠面100%,助力“双创”
1月至5月,全省共办理增值税即征即退7.6亿元,全省73万户小微企业共计免征增值税7.5亿元,落实增值税免税销售额344亿元。
今年一季度,共为1106户企业落实固定资产加速折旧税收优惠22854.21万元,减免小微企业企业所得税11253.21万元,政策受惠面为100%。
数据显示,1-4月,全省共办理出口退(免)税48.53亿元。“去年3月,省国税局将生产企业出口退(免)税审批权限,全部下放到县(市、区)国税局。”魏贵和表示,全省国税系统运用“互联网+便捷退税”的理念,开展出口退(免)税业务无纸化试点,简化退税手续,减轻了企业办税成本。
来到一个窗,办完两家事
目前,省国税局已在全省范围内实现省内通办,打破纳税人涉税事项属地办理的限制,纳税人可通过网上或者选择国税机关任一办税服务厅办理有关涉税事宜。
截至目前,全省国税系统共受理办理纳税人通办事项5268户次。
同时,创新和完善网上办税、移动办税等多元化办税方式。目前,全省使用网上办税功能的纳税人达到52.4万户,占单位纳税人总数的85.7%;共有94.8%以上的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开通了网上办税服务。
为深度整合资源,实现纳税人“走进一个厅、来到一个窗、办完两家事”,全省133个县区级办税服务厅中,有83个县区实现了国地税“互派人员”和“互设窗口”办税,共设置办税窗口664个;有24个县区实现了国地税“共建办税服务厅”联合办税;有26个县区实现了“共驻政务中心”联合办税。全方位开展联合办理设立登记等44项国地税合作,有效解决了过去办税多头跑、执法多头查、资料多头报、政策多口径等问题。
【专家声音】
好政策重在落实
吴传清
湖北出台《关于降低企业成本激发市场活力的意见》是推进供给侧改革的重要举措之一。
好的政策需要一丝不苟地落实。《意见》出台后,一方面,政府要大力宣传,让市场主体知道政府以及职能部门所做的一系列服务性工作;另外,企业也要积极把握机遇,提高有效供给。
省政府出台《意见》后,各市州政府也会出台相关措施。每个地方要找到各自降成本的着力点,有针对性地制定政策,在政策制定上容许差异性。
在《意见》实施过程中,是不是抓住了企业的诉求点,抓住了降成本的核心问题,还需要及时“回头看”,建议邀请第三方对《意见》实施绩效进行评估,进一步完善《意见》,切实为企业减负,真正做到千手万手护发展。
(作者系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
轻装上阵才能走得远
叶学平
作为企业运营中的重要一环,成本对企业的意义毋庸置疑。近年来,不断攀升的企业成本给企业运营带来了巨大压力。
省政府降成本的“组合拳”,可谓对症下药。含金量高、措施实在,直指企业“痛点”,疏通企业“堵点”,真金白银为实体经济“输血”。
降成本须坚持市场主体、政府主导,充分发挥企业和政府两方面的积极性。《意见》立足政府职能,通过积极主动作为,采取减收让利、加大补贴、优化服务等措施,能减则减、能降则降、能低则低,让企业轻装上阵。
这些好政策落地后,将极大激发企业活力。
(作者系省社科院经济研究所所长)
【企业反响】
减在刀刃上
武汉华肽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曾建华:以养老保险缴费比例一项测算,每个员工降低1%,目前公司有员工40人,估算一年可为企业节省5000元左右。在税收方面,通过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等新政策,对于我们这样的研发型企业,真是减到了刀刃上。
恩施今大集团董事长李道先:降成本是“雪中送炭”,“组合拳”是民心所向。综合估算,集团成本将因政策受惠降低3%至5%左右,对企业发展是实实在在的利好。
湖北康华智慧物流园董事长黄文华:全省高速公路通行费降低10%左右,受益最大的是物流企业,这是真金白银的实惠;加大ETC的运用,车辆能快速通过,可降低车辆油耗和车损。降成本力度大,措施实,企业获得感非常强。
湖北宗华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发兵:省政府端出“惠企大餐”,有针对性地降低企业成本,减轻负担,将增强企业信心和预期。
欲了解详细内容请点击新闻发布会:
湖北省降低企业成本政策措施
来源:湖北日报 湖北省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政府链接--
政府链接
国家能源局
国家统计局
中国政务网
国家节能中信公共服务网
国务院国家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化和信息部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公共机构节约能源资源网
湖北省人民政府
湖北省生态环境厅
湖北省经济和信息化厅
武汉市科技局
武汉市城乡建设局
武汉市生态环境局
武汉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武汉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武汉市生态环境局
武汉市民政局
武汉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武汉市财政局
武汉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
武汉市机关管理局
--节能协会链接--
省级&自治区节能协会
中国节能协会
北京市国际生态经济协会
上海节能网
重庆节能网
天津市节能协会
广东省节能协会
湖北省节能协会
浙江节能协会
江苏省能源行业协会
湖南省建设科技与建筑节能协会
甘肃省建设科技与建筑节能协会
福建省节能协会
四川省节能协会
河南省循环经济与节能协会
山东省节能协会
安徽节能网
陕西省节能协会
吉林省建筑节能协会
云南节能网
江西省能源协会
河北省节能协会
辽宁省节能协会
山西省节能协会
黑龙江省节能协会
贵州省节能协会
海南省节能协会
青海省节能协会
内蒙古节能协会
新疆节能减排网
西藏节能协会
广西节能协会
宁夏能源网
市级节能协会
广州市节能协会
成都节能协会
武汉市节能协会
杭州市节能协会
深圳节能协会
南京节能环保产业协会
长沙市建筑节能协会
郑州节能协会
福州市节能公共服务网
济南节能协会
合肥市节能协会
西安市建筑节能协会
沈阳节能协会
昆明市节能协会
南昌市节能协会
石家庄市节能协会
长春市节能协会
太原市节能协会
哈尔滨市节能协会
贵阳市节能协会
兰州市节能协会
海口市节能协会
西宁市节能协会
宁波市节能协会
柳州市节能环保产业协会
--相关协会链接--
中国&省级行业协会
中国化工学会
中国能源协会
中国建筑节能协会
中国循环经济协会
中国化工环保协会
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
中国城镇供水排水协会
中国照明学会|中国照明网
中国机电一体化技术应用协会
中国建筑玻璃与工业玻璃协会
北京信息化协会
北京机电行业协会
北京市建筑装饰协会
北京市政工程行业协会
北京市工程建设质量管理协会
北京市朝阳区国际绿色经济协会
上海冷冻空调行业协会
上海市化工行业协会
上海市安装行业协会
上海市建筑施工行业协会
上海市环境保护产业协会
上海市江西赣州商会暖通分会
天津市新能源协会
天津市工程咨询协会
天津市金属材料行业协会
天津市混凝土行业协会
天津市建设工程造价和招投标管理协会
重庆市照明学会
重庆市环境保护产业协会
重庆市建设工程安全管理协会
广东省能源协会
广东省建筑业协会
广东省暖通空调协会
广东省电源行业协会
广东省行业协会联合会
广东省环境保护产业协会
广东省磁性元器件行业协会
广东省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山东照明学会
山东模具协会
山东省安装协会
山东暖通空调网
山东省铸造协会
山东省建筑业协会
山东省电力行业协会
山东省建材工业协会
山东省电力行业协会
山东省城镇供排水协会
山东省工程建设标准造价协会
湖北化学化工学会
湖北省机械工程学会
湖北省太阳能行业协会
湖北省电力机电行业协会
湖北省空调工程施工行业协会
浙江省照明学会
浙江省机电行业协会
浙江省环保产业协会
浙江省玻璃行业协会
浙江省铸造行业协会
浙江省建筑业行业协会
浙江省电力工程企业协会
河南省空调冷冻节能协会
河南省暖通空调冷冻节能协会
河南省科学技术协会
河北省建筑业协会
河北省暖通行业协会
河北省冶金行业协会
河北省建设机械协会
安徽省照明学会
安徽省建筑业协会
安徽省暖通空调协会
安徽省机电行业协会
吉林省照明学会
吉林省建设监理协会
内蒙古建筑节能协会
内蒙古水利行业协会
内蒙古自治区建筑业协会
内蒙古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海南省建筑业协会
海南省塑料行业协会
海南省海洋环保协会
海南省节能减排协会
海南省暖通空调行业协会
湖南省建筑业协会
湖南省环保产业协会
湖南省水利工程协会
湖南省机械工业协会
湖南省电力工程企业协会
湖南省家具行业协会
湖南省建设科技与建筑节能协会
湖南省绿色建筑与钢结构行业协会
四川省燃气协会
四川省照明电气协会
四川省电力行业协会
四川省化工行业协会
四川省科学技术协会
四川省环境保护产业协会
山西电力行业协会
山西省化学工业协会
山西省钢铁行业协会
山西省环境保护产业协会
贵州省建筑业协会
贵州省钢结构协会
贵州省水利工程协会
贵州省公共机构节能网
贵州省耐火材料行业协会
贵州省预拌混凝土行业协会
成都涂料行业协会
成都市建筑业协会
成都市钣金行业协会
成都市市政工程协会
成都市工程造价协会
成都市节能及新材料产业协会
陕西省水利工程协会
陕西省煤炭工业协会
陕西省电力行业协会
陕西省建筑节能协会
陕西省城市燃气热力协会
陕西省暖通空调与制冷行业协会
江苏省照明学会
江苏省轻工协会
江苏建筑业协会
江苏省能源行业协会
江苏省电力行业协会
江苏省冶金行业协会
江苏省光伏产业协会
江苏省市政工程协会
江苏省土木建筑学会暖通空调热能动力专业委员会
地市级行业协会
深圳市照明学会
深圳绿色建筑协会
深圳市水泥及制品协会
深圳环境保护产业协会
深圳市高分子行业协会
深圳市环卫清洁行业协会
深圳市暖通空调行业协会
深圳市暖通净化行业协会
杭州清洁行业协会
南京建筑业协会
南京机械工程协会
南京电气行业协会
南京风电装备行业协会
南京节能环保产业协会
南京环境保护产业协会
南京市装饰材料商贸协会
南京市建筑门窗幕墙行业协会
武汉门窗协会
武汉建筑业协会
武汉建筑装饰协会
武汉市科学技术协会
武汉市建设安全协会
武汉企业联合会、武汉企业家协会
杭州市建筑业协会
杭州工业设计协会
长沙市化工协会网
长沙市建筑业协会
长沙市科学技术协会
长沙市渣土行业协会
长沙市建筑节能协会
长沙市门窗行业协会
长沙市水电工程师协会
长沙市工程机械行业协会
宁波市建筑业协会
宁波市铸造行业协会
宁波市城市科学研究会
宁波市建筑装饰行业协会
宁波水产行业协会
宁波市电工电气行业协会
宁波市石油和化工行业协会
合肥市建筑工程协会
合肥市质量和技术创新协会
郑州市建筑业协会
郑州市土木工程协会
郑州市空气净化协会
福州市建筑装饰协会
福州市建筑业协会
南昌市建筑业协会
南昌市建筑业协会
南昌市装饰行业协会
乐清市电源协会
乐清市变压器行业协会
西安市环境保护产业协会
济南市工程建设标准造价协会
济南市建设工程质量与安全生产协会
沈阳环境保护产业协会
沈阳市建筑业协会
宁夏化工行业协会
--相关行业链接--
节能低碳类
华商低碳
长飞光纤
能源行业门户网
碳排放交易网
中国照明网
中国节能网
石油和化工节能网
北极星电力新闻网
中华循环经济网
中国暖通空调网
中国拟在建项目网
国家节能中心公共服务网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上海节能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武汉市科技成果转化平台
节能环保类
中国节能产业网
唯科网环保
国际节能环保网
环保在线
365节能环保采购网
广东大能环保集团有限公司
绿色节能网
国家绿色技术交易中心
环评爱好者
全联环境服务业商会
新能源类
能源网
能源世界
新能源网
国家能源网
国际能源网
中国能源网
索比光伏王
光伏英才网
集邦新能源网
太阳能光伏网
光伏产业观察网
欧乐光储充资讯网
地址:武汉市江岸区洞庭街107号怡东大厦17楼1701 电话:027-82822922,82296088,82893188 邮编:430015
Copyright © 2010-2024 武汉市节能协会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武汉网讯互联 鄂ICP备17017026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02020016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