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MW光伏农业大棚投资收益如下表:
三、相关典型案例及资讯
合肥继光伏扶贫后探索渔光互补和光伏大棚
创新是一条“没有出口的高速公路”,只要停下,就会被赶超。
合肥打造“中国光伏应用第一城”,本身就无经验可循,无老路可走,唯有不断创新。
光伏下乡扶贫工程——合肥光伏应用的大胆探索,因地制宜打造的全新扶贫路径,变“输血式扶贫”为“精准扶贫”,创造性地将光伏应用与扶贫开发结合在一起,让农村贫困户拥有“造血”功能,赋予他们改变自身命运的能力。
继光伏下乡扶贫工程后,我市正大力探索光伏应用的新方式,庐江县渔光互补工程、光伏大棚等项目将为实现“中国光伏应用第一城”目标再打造一批精品工程。
光伏电站,贫困户屋顶的“发电机”
对于庐江县白湖镇裴岗社区居民杨克东来说,自家屋顶的光伏电站就是一个“发电机”,不论是阳光灿烂、还是阴雨连绵,光伏电站总是能捕捉到那么一丝阳光,不断转化成电能。
作为合肥市首批百户光伏下乡扶贫工程受益者,杨克东家的光伏电站去年12月底就已经并网发电了,到今年4月份首次结算电费时,他已经领取了发电补助、卖电费用共计644元,预计全年光伏电站可为这个家庭增收2000多元。
2000多元对于这个贫困家庭来说,几乎相当于全年收入的四分之一,也正是因为拥有了这样一座家庭电站,使得原本十分困难的家庭基本脱离贫困。
在庐江县,和杨克东一样享受到光伏电站福利的家庭还有20户。去年庐江县在军二路沿线附近的裴岗社区选取了户情相对贫困、房层结构相对较好、有充足光照条件的20户人家,为他们安装了家庭光伏电站。
家庭光伏电站建好后,供电公司与贫困户签订并网发用电合同,电站日常维护由专业化公司负责,费用纳入财政预算,设施故障由系统供应商提供维修,让村民全无后顾之忧。
合肥供电公司按结算周期(半年或一年)向贫困户全额支付上网电费,收益全部归农户所有。“现在平均每度发电量可以补助0.359元,每度上网电量可以获得0.4211元,综合计算,每年度贫困户可以获得2000元左右的固定收入。”庐江县扶贫办负责人介绍说。
渔光互补,双赢的应用新模式
来到庐江县白湖镇白湖农场,你会看到这样壮观的景象:大片的太阳能光伏电池板整齐排列,张开手臂拥抱太阳,而在电池板下面,鱼、虾等水生动物悠游嬉戏。
这个“上可发电,下可养鱼”的大型光伏电站是由合肥聚能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投资建设的渔光互补电站示范基地。这是我市首个农村光伏示范工程,也是我省最大的渔光互补光伏电站。据了解,该项目装机规模20兆瓦,总投资1.9亿元,利用鱼塘680亩,年发电2200万度,每年可节约标准煤7350吨,用电高峰期可贡献2万千瓦的用电负荷。
由于鲥鱼、甲鱼、大闸蟹等水产品喜阴不喜阳,养殖户通常会在鱼塘上方设遮光板遮阳,而太阳能板正起到这样的遮阳作用。将渔业养殖和光伏应用结合起来,一方面利用了水面资源优势进行养殖,另一方面发展光伏应用提高土地利用率,同时增加经济效益,实现了“双赢”的局面。
公司负责人告诉记者,电站于去年12月正式并网运行,今年前8个月已经发电1400多万度,收益1700多万元。而水里的鱼虾、螃蟹等到年底预计还可以收入200多万元。按照这个收益,五六年就可以收回建设成本。
光伏大棚,光伏应用再探新路
去年,我市在《关于加快光伏推广应用促进光伏产业发展的意见》中提出,结合美好乡村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和扶贫开发,支持太阳能与农业生产、农民生活相结合,转变农村传统用能方式。支持建设与绿色设施农业结合的光伏生态农业大棚、养殖场等光伏项目。
今年,光伏大棚就将现身合肥。近日,庐江县与两家企业签约,准备在台湾农民创业园中开展光伏大棚的应用尝试。8月7日,安徽恒瑞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投资建设的设施农业光伏一体化项目正式签约落户庐江县台创园。该项目计划总投资5亿元,拟建设20万平方米(农业大棚)棚顶发电系统,购置光伏组件80000块、500kW逆变器40台,形成总装机容量为200MWp光伏发电能力。项目建成后,预计年均发电量1840万度。9月6日,青岛昌盛日电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投资建设的20兆瓦光伏农业科技大棚项目也正式签约落户庐江县台创园,该项目总投资30亿元,其中一期项目投资3亿元。
光伏大棚将光伏与现代农业发展相结合,在开发绿色清洁新能源、节能减排的同时,又可以发展低碳经济,充分运用能源产业、高效农业与休闲旅游产业的集成优势,降低投资成本,提高综合经济收益。项目建成后,将对改善区域能源结构、发展经济、保护环境、农民增收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来源:合肥在线
即墨光伏大棚种菜又发电

记者昨天了解到,上千亩光伏食用菌大棚在即墨普东镇建成并投入发电。同时,一种新型的阴阳型温室大棚也实验成功,棚顶发电,棚内可种蔬菜、蘑菇,这将成为当地的新型农业发展模式。据介绍,每亩光伏太阳能大棚,日发电量可达千度以上。今年,这种光伏太阳能大棚,将在即墨普东镇完成9000多亩。届时,这里的农民不仅可以种菜赚钱,而且还将用上免费电。
大棚能种菜又能发电
昨天上午,记者在即墨普东镇营普路上看到,一排排外观漂亮的大棚,成了农业小镇一道亮丽的风景。大棚上一块块光伏太阳能电池板,将电能收集到一起,并入国家电网。而大棚内,种植的各种食用菌长势喜人。
负责新型大棚设计的工作人员介绍,全封闭式的光伏太阳能大棚,因为光照不足,只能种植食用菌类,而不合适种植需要光照的蔬菜。目前,光伏太阳能食用菌大棚已经完成上千亩,并正式发电并入国家电网。今年,总投资25亿元的光伏太阳能大棚项目,将在即墨普东镇完成9800亩建设,将普东打造成光伏“太阳能小镇”,让这里的农民成为“棚内种蔬菜、棚顶发电”的新型菜农。
工作人员为了让太阳能大棚里也能种上蔬菜,他们实验成功了一种“阴阳棚”,就是在大棚上安装一半太阳能电池板,而另一半则是塑料薄膜。没有光照的阴棚里种植菌类,而有光照的阳棚里种蔬菜。这样虽然发电量会减少一部分,但可以一举两得,满足当地农民的需要。光伏阴阳型日光温室,南面向阳的温室种植有机蔬菜,北面偏阴的温室种植有机食用菌,温室上方安置的太阳能电池板为大棚提供照明、温控所需的电力,这样的模式很适合发展现代农业。
每亩平均日发千度电
“建一个大棚,不仅可以发电,而且可以发展现代农业。农民赚两份钱,一举多得。”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今年他们将大力发展农户太阳能大棚,由他们提供技术和资金,农民拿出土地建设大棚,当地的农民可单独租赁棚内的蔬菜种植,而大棚所用的电能,都由棚顶的太阳能提供。据了解,目前,光伏太阳能食用菌大棚,已经让普东镇多个村庄数千户农民受益。梁家荒村农民王学俭告诉记者,他现在已经将自己家里的3亩地流转,建成了太阳能大棚,而他每年不用种地,就可以获得数千斤小麦,还可以在太阳能大棚里种菜,一年的收入比以前翻了几倍。
工作人员算了笔账,太阳能食用菌大棚,每亩平均每天可发上千度电,而按照现在的电价计算,一亩大棚产生的电能一天就可收入几百元。根据今年规划,普东镇10个新型农村社区,将建设500—1000亩太阳能光伏大棚。太阳能大棚生产的电能,一方面满足本地需求,剩余的大部分将全部并入国家电网。
来源:青岛早报
寿光太阳能光伏蔬菜大棚整装待“发”
3月1日,国家有关部门出台文件对光伏发电实行免费并网政策。3月6日,记者在地处寿光市稻田镇的潍坊华天太阳能光伏蔬菜大棚一体化示范园了解到,这里的17个太阳能光伏蔬菜大棚已经完成所有并网报批手续,预计“五一”前可并网发电,一年向国家电网出售150万度电。
这17个太阳能光伏蔬菜大棚由潍坊华天新能源集团有限公司建造,装机容量1兆瓦。大棚都是钢架结构,棚顶由钢化玻璃和按一定规则排列的太阳能光伏发电板组成。每个大棚有400多块太阳能电池板,棚内有8个白色光伏汇流盒,用来储存太阳能光伏发电板产生的电,再由电缆传递到棚端的并网逆变器,电流在并网逆变器内由直流转换为交流,然后升压,并入国家电网。
太阳能光伏蔬菜大棚是太阳能光伏能源技术与冬暖式蔬菜大棚相结合的产物,可有效利用现有的蔬菜大棚,无需占用新的土地资源。据公司副总经理赵东海介绍,利用蔬菜大棚搞太阳能光伏发电的构想来源于公司董事长李岐周2009年到法国的一次考察。他在法国学习考察时,看到那里的葡萄庄园房顶和空地上都安装了小型分布式发电系统,回到寿光后立即开始研制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并将其“嫁接”到当地随处可见的蔬菜大棚上。经过3年努力和试验,到2012年9月,建成了17个太阳能光伏蔬菜大棚。但由于过去没有免费并网政策,这些太阳能光伏蔬菜大棚一直未并网发电。
赵东海说,太阳能电池组件有非常高的透光率,大棚装太阳能电池板时可根据蔬菜种植的不同区域设计成透光率97%或75%等多种样式,在发电的同时,也能满足植物光合作用对太阳光的需求。不仅如此,太阳能电池组件还能阻隔部分紫外线对植物的破坏作用,可有效减少蔬菜病虫害,提高蔬菜品质。另外,大棚光伏系统还可与LED系统相搭配,夜晚LED系统可利用白天发的电给植物提供照明,延长蔬菜照射时间,缩短生产周期,保证蔬菜稳定生产。
据介绍,建一个100米×10米的标准太阳能光伏蔬菜大棚需投资85万元,但5年半即可收回全部投资,大棚寿命可长达25年。以一个黄瓜大棚为例,一个大棚可产黄瓜2.5万公斤,按平均价每公斤6元算,可卖15万元。光伏发电一年10万度,按国家政策收入10万元。扣除相关成本后,一个棚年纯收入可达18多万元,5年半时间足可收回全部投资。另外,太阳能光伏蔬菜大棚由钢结构和钢化玻璃建成,可抗击强风、暴雨、冰雹等恶劣气候侵害。
据介绍,已建成的17个大棚是一期工程,投资6000多万元。华天新能源集团还将投资建设二、三期工程。赵东海说,目前寿光市有80万亩蔬菜大棚,如果全部建成太阳能光伏蔬菜大棚,一年能发电424亿度,满足寿光全市工农业生产和居民生活用电绰绰有余。
来源:大众网-大众日报
潍坊太阳能光伏大棚能种菜能发电
国家电网《关于做好分布式电源并网服务工作的意见》于3月1日起正式实施,这意味着,老百姓可以用新能源发电装置给自己家发,还可以将用不完的电卖给国家。3月1日,笔者从潍坊华天新能源集团有限公司了解到,潍坊华天太阳能光伏蔬菜大棚一体化示范园目前已经具备并入国家电网能力,并完成了所有并网审批手续,预计很快就能并入国家电网,届时一年将有150万度电卖出。
新奇:棚顶发电棚内种菜
3月1日下午3时许,在寿光市稻田镇张家营前村村西,笔者走进了占地126亩的潍坊华天太阳能光伏蔬菜大棚一体化示范园区(下简称华天光伏蔬菜大棚示范园)。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条宽约4米的水泥甬道,道路两旁是排列整齐的太阳能光伏蔬菜大棚。
在一个栽植西红柿的蔬菜大棚里,农业技术员张成永介绍说,这个长约100米,宽约10米的大棚内,种植了2300多棵西红柿。“这些西红柿受太阳能光伏发电板的影响,比一般的西红柿长得快,预计再有一个月就能上市了。”张成永说。
站在大棚内抬头向上看,整个大棚都是钢架结构,棚顶是用钢化玻璃和太阳能光伏发电板组成的。整个大棚内有8个白色的光伏汇流盒,太阳能光伏发电板产生的电会储存到每个汇流盒内,再由电缆传递到示范园内的并网逆变器,电流在并网逆变器内进行直流电转换为交流电,然后升压并入国家电网。据介绍,一个大棚是由400块光伏发电板和800多块钢化玻璃构架起来的。
在这个蔬菜大棚的棚顶,除钢化玻璃和太阳能光伏发电板外,棚顶还卷着一大卷不吸水透光保温被。“冬天天气冷,晚上就要盖上这个保温被。”张成永说,这种保温被不但可以保温,还能透光,盖上后不影响农作物吸收阳光,而且还具有除雪作用,遇到大雪天气时,会自动化雪。
据华天光伏蔬菜大棚示范园副总经理孙明亮介绍,太阳能光伏蔬菜大棚是太阳能光伏能源技术与寿光冬暖式蔬菜大棚相结合的产物。
该集团从2009年开始尝试在大棚上安装钢化玻璃板和光伏发电板。经过三年的努力,去年终于建成了17个太阳能光伏蔬菜大棚。
优势:比普通大棚一年多种两茬菜
“大棚顶上发电,大棚里面种蔬菜,一年可以种4次,比普通的高温大棚可多种两次。”张成永说,光伏发电板作为蔬菜大棚的屋面系统能阻止阳光紫外线对植物的破坏,减少病虫害,有助于提高农产品品质和产量。光伏发电板在发电的同时,还能保证植物的光合作用,有效促进农作物光合作用对阳光的需求。
“传统的高温大棚在夏天时棚内温度可达60℃,以西红柿为例,它的生长温度为20℃到30℃,过强的日光会影响光合效率,导致大部分农作物在夏天时无法种植。”张成永说,光伏发电板本身折射率较高,即使是在酷热的夏天,太阳能光伏蔬菜大棚内的温度也只有35℃左右。
另外,农业大棚光伏系统可与LED系统相搭配,夜晚LED系统可利用白天发的电给植物提供照明,延长日照时间、缩短生产周期,保证蔬菜稳定生产。
太阳能光伏蔬菜大棚的光伏发电板在发电过程中不消耗任何化石能源、不排任何有害气体,有效利用大棚棚顶,无需占用土地资源。“一亩地大棚每天的发电量在120度以上,一年发电量在5.3万度左右,却无污染、零排放,很好地实现了可持续发展。”孙明亮说。
“传统蔬菜大棚采用的是薄膜,一年更换一次,太阳能光伏蔬菜大棚采用的是钢化玻璃结构,可使用25年,省去了每年更换薄膜的麻烦。”孙明亮说,普通的蔬菜大棚冬季要安装草,加盖覆膜保温,一天下来拉放草帘、揭盖覆膜的时间就得两个小时,太阳能光伏蔬菜大棚,不需要草帘和覆膜:每年换草帘,农户都得背着一步步爬到棚顶,而太阳能光伏蔬菜大棚,不需要替换草帘,减轻了劳动强度;遇到大风天气时,普通蔬菜大棚容易刮坏棚膜,太阳能光伏蔬菜大棚结实耐用,不易破坏,可经受强风、暴雨、冰雹等恶劣气候条件,农户可以放心使用。
前景:1个棚1年可赚20万,4年可收回成本
孙明亮给笔者算了一笔账:建一个1000平方米的太阳能光伏蔬菜大棚的成本是80万元,这样一个棚一年可以发10万度电,按照1元钱一度电卖给国家电网,一年大约能挣10万元。以种植西红柿为例,一年可以种3茬,收入大约在10万元左右。这样算下来的话,建一个太阳能光伏蔬菜大棚的成本4年就能收回。
“太阳能光伏蔬菜大棚的钢化玻璃可以使用25年,也就是说除了挣成本的4年,剩下的21年挣的都是纯利润。”孙明亮说,他还没有把国家补贴的钱算进来,如果算上国家补贴的钱,收益会更大。
“目前,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已经具备了并入国家电网的条件,并完成了所有的报批手续,预计很快就能并入国家电网了。”孙明亮说,并入国家电网后,他们一年将有150万度电卖出。目前寿光市有80万亩蔬菜大棚,如果全部推广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一年就能发电424亿度。
来源:大众网-农村大众
盘点2014年1-7月份的光伏农业项目
为提振2014年分布式光伏电站的装机市场,《关于进一步落实分布式光伏发电有关政策的通知》(征求意见稿)于2014年7月中旬出台,其中提及“利用废弃土地、荒山荒坡、农业大棚、滩涂、鱼塘、湖泊等土地资源建设的光伏发电项目,在35千伏及以下电压等级接入电网(项目容量不超过20MW)且所发电量在并网点变压台区消纳,可执行当地光伏电站标杆电价政策,电网企业参照分布式电源通过“绿色通道”提供高效便捷接入服务。”这被业内认为是本年度最有效分布式的政策支持。乘着这股东风,光伏农业必须火一把。
据不完全统计,截止今年7月30日止,已有超过2GW的光伏农业项目正在建设或已签约拟建。仅7月份就有十几个光伏农业项目被公布报道,例如忻府区与上海航天汽车机电股份有限公司签约计划兴建2000亩高科技农业大棚的光伏发电项目、呼和浩特市政府与青岛昌盛日电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签约的战略合作协议计划规划建设200MW的光伏农业科技大棚项目等,而这还没包括在建的光伏农业一体化示范园和产业园等项目。
下面是2014年前7个月已建、在建或签约拟建的光伏农业项目:
【1月】
河北平泉开发首个光伏农业电站:金坛正信光伏电子有限公司宣布与河北平泉签订包括光伏蘑菇大棚建设在内的600MW电站开发合作意向书。该项目是当地首个光伏农业电站,是农业作物经济和能源发电效益有机结合的双赢之举。
【3月】
广西英利隆安60兆瓦光伏农业项目在隆安县正式开工建设:3月24日,项目总投资5.4亿元,由英利集团和隆安粒粒谷公司共同合作开发,是广西的大型光伏农业生态示范项目,预计年底完成并网验收并投入运营。
京运通改投宁夏远途50MWp光伏农业大棚项目:3月25日京运通发布公告,公司原募集资金投资项目为硅晶材料产业园项目(一期),计划投资总额为104,300万元,截止2013年底累计投入金额49,992.92万元,由于光伏行业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公司拟将剩余金额54,307.08万元中的50,400万元全部进行变更,改投宁夏远途50MWp光伏农业大棚项目。
济南首家光伏农业大棚示范项目(400MW)并网发电:3月27日上午,由山东力诺太阳能电力集团承建的济南首家光伏农业大棚示范项目经过紧张的施工建设,全部并网发电。
【4月】
河北廊坊永清县北辛溜乡引进新苑阳光光伏农业示范区项目进展顺利:该项目总投资3亿元,占地1375亩,建设农业光伏大棚、智能联动温室大棚,全面打造环京津低碳、可追溯的安全农产品。目前,已清理土地1141亩,围挡土地600余亩。
东方日升签署10MW太阳能电站与农业大棚一体化项目:4月10日晚间,东方日升公告称,近日,公司全资子公司东方日升(宁波)电力开发有限公司与江苏省高邮市三垛镇人民政府签署了《共同推进高邮市100兆瓦太阳能电站与农业大棚一体化项目框架协议书》。
山东潍坊40MW太阳能光伏农业生态大棚电站项目奠基:项目由山东力诺光伏与隆润光伏合作开发,总投资4亿元,年发电量6000万度,可实现农业科技化、产业化立体种植,是目前山东省内最大的农业生态大棚电站项目。
渭南市大荔县20兆瓦光伏农业科技大棚电站建设项目开工:大荔20兆瓦光伏农业科技大棚电站建设项目是大荔县2014年重点建设项目,也是渭南市100个重点推进项目之一。4月18日,该项目在大荔县许庄镇举行了开工仪式。
宁夏永宁县年内将完成3000亩光伏大棚项目:宁夏永宁县建200MW光伏农业科技大棚项目预计投资24亿元,2016年全部建成,今年内,一期建成投产3000亩光伏大棚。
正信助力天津宁河阳光农业大棚30MW光伏并网发电项目:天津宁河光伏农业种植大棚项目占地面积约1000亩,属于设施农业示范项目。
攀枝花万家山3万千瓦光伏发电项目开工建设:4月28日,该项目开工建设,位于盐边县桐子林镇安宁村万家山,总投资约3.2亿元,预计年底并网发电。
【5月】
牡丹江宁安市50MW光伏农业科技大棚项目签约:5月5日,宁安市市长徐利刃代表宁安市与青岛昌盛日电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坚之,签订总投资45亿元的《光伏农业科技大棚建设项目》合同书。
吉林长岭光伏大棚示范园区4.5MWp分布式光伏电站工程签约:5月28日,北京电力建设公司与吉林省家家乐食用菌有限公司签订《吉林长岭光伏大棚示范园区4.5MWp分布式光伏电站工程EPC总承包合同》,签约仪式由长岭县县政府组织,县委常委、政法委书记主持。
中国能源建设中标阳光农业园区7.4MW光伏项目: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天津电力建设公司中标中国能建中标永清高科技阳光农业园区7.4MW光伏项目电气安装、调试工程工作。
【6月】
潼关中联10MWP光伏农业大棚科技园项目开工:6月18日,潼关中联10MWP光伏农业大棚科技示范园奠基仪式在潼关县太要镇寺底村召开。该项目由农业大棚和光伏电站两部分组成,预计建成后总装机容量10MW,年发电量1400万千瓦时,在潼关尚属首例。
【7月】
上海航天50兆瓦高科技农业大棚的光伏发电项目签约:山西忻府区与上海航天汽车机电股份有限公司签约太阳能光伏并网发电项目。上海航天在忻府区总投资6亿元,建设50兆瓦装机、年发电量7500万度、兴建2000亩高科技农业大棚的光伏发电项目,对忻府区发挥自身资源优势、壮大高新技术产业、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呼和浩特市规划建设200MW光伏农业科技大棚项目:呼和浩特市政府与青岛昌盛日电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就新城区万亩光伏农业示范园区、农副产品大宗交易中心以及软件教育等多个项目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据了解,该项目总投资50亿元,实施周期从2014年至2019年,规划建设200MW、占地面积1万亩的光伏农业科技大棚区。
长江昊诚电力125兆瓦光伏农业产业园正加紧施工:预计该项目到今年年底便可完成基建工程,明年可实现并网发电。
廊坊市40兆瓦光伏农业一体化项目验收:7月4日,国家第二批金太阳示范工程-永清张迁务高科技阳光农业产业示范光伏发电项目完成并入电网前的初检验收、调度协议签定等工作。张迁务光伏农业一体化发电项目位于廊坊市永清县张迁务镇,总装机容量40兆瓦,共80光伏发电单元,采用光伏与农业大棚相结合的一体化形式,实现农业种植绿色、高产、高效,旨在开拓国内光伏产品市场,推动以太阳能为主导的新型清洁能源广泛利用。
内黄县农业大棚100+25MWp光伏发电项目开工:7月11日上午,中广核太阳能开发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太阳能公司)内黄县农业大棚100+25MWp光伏发电项目正式动工。内黄县农业大棚100+25MWp光伏发电项目是太阳能公司的第一个农业大棚光伏发电项目,该项目的开工建设标志着太阳能公司进入多元化的光伏电站合作模式,为光伏电站的开发和建设提供新的思路和突破口。
商洛市首个光伏农业大棚落户商州区:7月14日,在商洛市商州区绿缘现代农业园,施工人员正在安装农业大棚光伏设施,投资300多万元修建的商洛市第一个光伏农业大棚即将建成并投入使用。
汾阳市50MWp光伏农业大棚电站项目安装完工:位于汾阳市贾家庄村由中国节能环保集团太阳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投资建设的中节能汾阳50MWp光伏农业大棚电站项目建设现场,钢构架体整齐划一,棚顶电池板主体基本安装完工。
威海市规划建第二个光伏农业一体化项目:7月30日,威海市将在乳山南黄镇西北部建设旭能农业高科技种植示范区,该项目的光伏发电并网方案已于近日编制完成,预计将于2015年正式投产运营。据了解,该项目是威海市第二个光伏农业一体化项目,占地面积约543亩,采用8万块多晶硅组件,规划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20兆瓦,超过了正在建设中的乳山市诸往镇10兆瓦太阳能光伏电站,太阳能发电规模为威海市第一。
另外,据悉“海南意晟东方35兆瓦光伏发电综合农业开发项目水土保持方案”通过专家评审,投资近3亿元,预计今年8月份开工建设,年底建成投产。
8月6日,亿晶光电发布公告称公司全资子公司常州亿晶光电科技有限公司与江苏省金坛市朱林镇人民政府签署了《光伏农业投资合作框架协议》。本项目名称为“金坛市万亩蔬菜基地200兆瓦现代农业光伏电站项目”,投资规模约16亿元,规划自2014年至2016年,合计装机规模200兆瓦。
小编还获悉山西潞安太阳能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潞安太阳能”)在山西长治地区开发的一个50MW的农业光伏科技大棚项目已完成土建施工阶段,目前整个工程正在进行支架安装,预计9月底即可完工。
来源:中国能源网
英国阿兰巴特农场1.2兆瓦屋顶太阳能电站完工
清源科技为该项目设计和提供清源易捷梯形彩钢瓦屋顶光伏方案和产品
近日,英国阿兰巴特农场总装机量达1.2兆瓦屋顶光伏电站竣工。该农场占地1456英亩,约590万平方米,由欧洲大规模胡萝卜和防护草供应商阿兰巴特父子有限公司所拥有。
该项目使用清源科技PV-ezRack Trapezoidal(清源易捷SR-TP通用型梯形彩钢瓦屋顶光伏安装系统 )完成安装。该产品在设计上极大地简化了安装步骤,从而大幅提升安装效率,并且很大程度上为客户减少了运输和仓储成本。
据悉,阿兰巴特父子有限公司已投资100万欧元作为公益基金,用以采购超过4000个太阳能组件和相关光伏配件建设太阳能电站,以减少农场二氧化碳的排放。该公司财务总监Andrew Foster先生表示:“投资建设太阳能屋顶项目是十分有意义的,该项目将能节约农场开支,且对于大幅度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将起到重要作用。”
自2012年,英国上网电价补贴持续下调,该政策对于英国大型商用光伏市场产生较大影响。在此背景下,阿兰巴特农场1.2兆瓦商用屋顶光伏项目,成为近两年来英国为数不多的已竣工的大型商用光伏电站之一。
来源:世纪新能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