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日,长江日报记者从市公安交管部门获悉,4天内武汉共有26万余名个人及企业车主通过“交管12123”App顺利领到电子行驶证。
今年7月1日起,机动车行驶证电子化、摩托车登记“一证通办”、交管业务网上精准导办服务等8项公安交管便民利企改革新措施在武汉正式实施。
长江日报记者4日走进武汉市公安局交通管理局车辆管理所业务大厅,发现人山人海的场面早已一去不复返。工作人员耐心引导,交管业务自助办理终端处几位群众迅速办理,整个大厅只有十几位群众,走到哪都不用排长队,“如今九成的业务实现了‘网上办’‘就近办’,大厅的‘冷清’衬托出的正是群众真正的便利。”武汉车管所驾管科负责人介绍。
近10年来,武汉市在籍驾驶人从225万增长至523万,机动车保有量从113万跃升至434万,电动自行车登记量从0到258万,而车管所警力逐年减少,已不足百人。与此同时,广大群众的满意度和获得感却在不断提升。
6月17日,市民李女士将刚满6年的车开到家附近的检测站,车钥匙、行驶证交给检测站工作人员并缴费后,她从完成检车后到窗口领取行驶证和车钥匙,只花半个多小时。“从最初带着棉被排队的窘境,到现在的一站式‘交钥匙’,通过社会化改革,全市检测站从过去的十几个增加到现在的85个,共184条检测线,车检不仅不难了,还很方便。”车管所检测科民警告诉记者。
3日上午,市民杨女士步行8分钟来到邮政储蓄银行钟家村支行,5分钟就办好了车辆解押手续,听闻3天后“大绿本”就能邮寄到手,欣喜不已。
不仅如此,如今,驾驶人体检只需到就近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大型社区、企业、学校内经常能看到“流动车管所”开到家门口,无人车管所内灯火通明“不打烊”。自2014年“流动车管所”启用以来,已累计为2万多名群众提供现场服务,办理各类车驾管业务20万余笔,覆盖武汉的大小社区和偏远地区。
截至目前,全市已有医疗机构机动车驾驶人体检点110家、警邮服务网点141家、车驾管自助服务网点8家。近年来,车管所对车管核心工作进行了社会化改革,除机动车检验外,机动车登记服务、驾考考场等也实行了社会化。机动车登记服务站从过去的十多个增加到145个,考场从过去的3个增加到27个,基本实现了全市全覆盖。
编辑:熊展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