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武汉市节能协会官方网站

银行保险业人士:坚定不移助力经济社会绿色转型  (2023-03-20)
来源:中国证券报   多位银行保险机构人士在全球财富管理论坛2023年会上表示,绿色金融在绿色低碳转型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应以绿色金融高质量发展助力经济社会绿色转型。同时,金融机构要顺应数字经济的发展趋势,加快推进 查看详细>>
金融机构应积极推动本土化ESG评价体系发展  (2023-03-20)
来源:证券日报   3月19日,北京金控集团董事长范文仲在全球财富管理论坛2023年会上表示,金融机构应积极推动本土化ESG评价体系的发展,树立正确的金融价值观。   在范文仲看来,目前,虽然 查看详细>>
信贷需求旺盛 银行绿色金融债发行规模有望提升  (2023-03-16)
来源:中国证券日报        近日,多家银行发行绿色金融债。数据显示,2023年以来,绿色金融债的发行规模已超过200亿元。   业内人士认为,作为一种 查看详细>>
绿色金融│两会代表委员聚焦绿色金融 助力发展方式绿色转型升级  (2023-03-14)
今年全国两会,绿色金融受到代表委员们高度关注。多位代表委员认为,绿色金融对于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是实现绿色低碳发展的重要措施,也是支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 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2022年末,我国本外币绿色贷款余额达 查看详细>>
推动发展方式绿色转型 绿色金融创新发展是抓手  (2023-03-07)
来源:证券日报     3月5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开幕,政府工作报告中有关今年工作重点显示,“推动发展方式绿色转型。”   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的专家表示,推动发 查看详细>>
“双碳”战略引领 绿色债券发展驶入“快车道”  (2023-03-01)
来源:证券日报        随着“双碳”战略全面推进,绿色债券市场的发展也驶入了“快车道”。   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境内市场发行绿色债券515只,同 查看详细>>
开年以来银行发行绿色金融债规模超百亿元  (2023-02-28)
来源:证券日报       近年来,商业银行在绿色金融领域的探索不断深入,各银行机构积极发行绿色金融债券。《证券日报》记者根据Wind数据统计发现,截至2月27日,今年以来已有5家银行 查看详细>>
多地出台碳达峰“施工图” 信贷、股债等金融工具齐发力  (2023-02-16)
来源:证券日报   近日,广东、河南、四川、广西等多地印发碳达峰实施方案,明确碳达峰“施工图”,同时提出一系列绿色金融支持政策,助力做好碳达峰工作。   北京师范大学政府管理研究院副院长、产业 查看详细>>
六大银行盈利稳定性逐步提高 服务制造业、绿色金融等领域力度大增  (2023-02-16)
来源:证券日报         去年以来,面对复杂的外部环境,银行业金融机构持续加大信贷投放力度、积极调整信贷结构,聚焦服务国家战略和重点领域,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和质效得到极 查看详细>>
绿色金融工具助力新能源产业发展 专家建议创新产品种类满足融资需求  (2023-01-17)
来源:证券日报        据1月8日发布的《中国能源经济指数变化趋势》显示,2022年中国能源经济稳步回升;2023年宏观经济和能源经济走势向好,新能源与能源集成行业将迎来新 查看详细>>
环保PPP的风险与转机  (2022-12-22)
  网上查不到李淳的任何新闻报道。   但“低调”的他早是一名投资界“老兵”。在上世纪90年代,他在日本一家公司做投资总经理,那时他在中国每年投下1-2亿美元资金,投资企业达五六十家。   李淳坚称自己是环保投资“新兵”,在李淳 查看详细>>
政策呵护 银行绿色金融债券发行井喷  (2022-12-16)
来源:中国证券报        今年以来,绿色金融债券发行受到银行青睐。Wind数据显示,政策银行绿色金融债券发行规模超过800亿元,商业银行的发行规模超过2600亿元,远超 查看详细>>
尽快制定完善绿色金融标准  (2022-12-16)
来源:经济日报  标准制定是实现绿色金融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之一。近日,人民银行副行长宣昌能在上海外滩峰会上表示,目前已初步明确了转型金融的基本原则,并组织开展了钢铁、煤电、建筑建材、农业4个领域转型金融标准研究, 查看详细>>
以绿色金融助力高质量发展  (2022-12-16)
来源:人民日报  前不久,人民银行、银保监会等6部门印发《重庆市建设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总体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方案》提出,用5年左右时间,在重庆市基本建立组织多元、产品丰富、政策有力、市场运行安全高效 查看详细>>
关于环保企业PPP项目风险应对的探讨  (2022-12-16)
PPP模式作为新兴的投资建设运营模式,建立在政府和社会资本方各自经营的基础上,通过适当的资源分配、风险分担和利益共享机制,较好地满足了事先界定清晰的公共需求,对推动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文章从实务角度出发,按PPP项目全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项目立项 查看详细>>
地址:武汉市江岸区洞庭街107号怡东大厦17楼1701   电话:027-82822922,82296088,82893188  邮编:430015
Copyright © 2010-2024 武汉市节能协会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武汉网讯互联 鄂ICP备17017026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02020016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