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 高效 P 型 PERC 单晶太阳能电池及组件制造与应用技术
一、技术名称:高效 P 型 PERC 单晶太阳能电池及组件制造与应用技术
二、技术类别:零碳技术
三、所属领域及适用范围:可再生能源 太阳能光伏发电
四、该技术应用现状及产业化情况
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光伏产品制造国和应用国,截至 2019 年底, 光伏发电装机总量超过 204GW,约占全球光伏发电装机总量的 33%左 右。2015 年以前,太阳能电池以传统多晶 BSF(铝背场)技术为主, 电池光电转换效率 18%左右。2015 年以后,随着国家领跑者项目的驱 动,高效产品逐渐成为主导,传统多晶 BSF 产品已经不能满足相关项 目的技术要求。PERC 是一种新型太阳能电池制造技术,它通过沉积钝 化 层 , 有 效 提 升 了 电 池 转换效率,目前可实现电池光电转化效率 22.5%~23%,预计未来 PERC 电池光电转化效率可达 24%以上。同时, PERC 技术可应用现有 BSF 产线,通过简单改造实现 PERC 产品的生 产。该技术对扩大光伏发电企业盈利能力、实现光伏平价上网具有重 要的推动作用,目前已在国家电力投资集团、中国华电集团、中国华能 集团、中国三峡集团、中国节能环保集团、国家电网、南方电网等多家 新能源企业广泛应用。
五、技术内容
1.技术原理
PERC 技术通过在电池背面沉积 Al2O3 钝化层来降低电池背表面载流子复合量,从而提升电池光电转换效率。同时,该技术在电池端通 过采用 SE 和 MBB 技术,进一步提升电池转换效率;在组件端采用半 片电池封装技术,不仅提升组件功率,还有效降低组件的工作温度,并 使组件具备非常出色的耐阴影遮挡性能。PERC 技术生产的电池和组 件不仅具备高转换效率,还具备出色的发电能力(高温、弱光)和可靠 性能(LID 和 PID),对推动我国光伏产业高质量发展意义重大。
2.关键技术
(1)钝化发射极背接触技术(PERC)
钝化发射极背接触技术通过降低背表面复合速率,大幅提升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
(2)选择性发射极技术(SE)
在金属栅线与硅片接触部位及其附近进行高浓度掺杂,而在电极以外的区域进行低浓度掺杂。通过差异化掺杂可有效降低硅片和电极 之间的接触电阻,进而提高转换效率。
(3)多主栅技术(MBB)
通过采用圆形焊带降低电池遮挡面积,将更多光线反射到电池表面。同时,栅线数量的增加还可以提升电池收集电流的能力,提升产品 转换效率。另外,MBB 的应用还可以有效降低电池隐裂风险。
(4)半片电池技术
电池切半是目前提升组件功率和性能表现的关键手段。通过将组件内部电流减少至整片的一半,降低内阻热损失和电流失配损失,可提升组件功率 5~8W。同时还可以有效降低组件的工作温度,并具备非常出色的耐阴影遮挡性能。
3.工艺流程
六、主要技术指标
P 型 PERC 单晶太阳能电池及组件主要技术指标:
1. PERC 电池最大转换效率:23%;
2. 60-cell 版型组件功率:340W/345W(158.75mm 硅片);72-cell 版型组件功率:410W/415W(158.75mm 硅片)。
七、技术鉴定及获奖情况
该技术已获得国家发明专利 6 项,实用新型专利 2 项。2016 年荣 获全球权威研究机构 EuPD Research 授予的“欧洲顶级光伏品牌”称号; 至 2019 年,连续 4 次获得 DNV GL 与 PVEL 联合发布的光伏组件可 靠性记分卡“最佳表现企业”称号;2019 年获得中国质量认证中心授予 的“户外发电能力 1 级证书”。
八、典型用户及投资效益
典型用户:国家电力投资集团、中国民生投资集团、中国节能环保 集团、中国华电集团、中国华能集团、中国大唐集团、国家能源集团、国家电网、南方电网、中国电建集团、中国能建集团、中国三峡集团、中广核集团等。
典型案例 1
案例名称:黄河水电青海共和光伏地面电站
建设规模:项目装机容量 100MW。建设条件:项目位于青海省共 和县光伏产业园,地势平坦,交通相对便利。主要建设内容:项目采用 固定支架和平单轴跟踪支架安装方式,光伏组件输出直流电后通过逆 变器转换成交流电,然后通过变压器升压外送。主要设备:50kW 组串 型逆变器 2000 台,1000kVA 箱变两台,1250kVA 箱变 76 台,1600kVA 箱变 2 台。项目总投资 58000 万元,建设期为 6 个月。年碳减排量 12.5 万 tCO2,碳减排成本为 170~190 元/tCO2。年经济效益 7733 万元,投 资回收期约 7.5 年。
典型案例 2
案例名称:宁夏中民投盐池 200 兆瓦竞价光伏项目
建设规模:项目装机容 200MW。
建设条件:项目位于中民投宁夏(盐池)新能源综合示范区,地势平坦,交通相对便利。主要建设内 容:光伏组件通过支架安装,输出直流电后通过逆变器转换成交流电, 然后通过变压器升压外送。主要设备:逆变器,箱式变压器。项目总投 资 70000 万元,建设期为 6 个月。年碳减排量 23 万 tCO2,碳减排成本 为 110~130 元/tCO2。年经济效益 9000 万元,投资回收期约 8 年。
九、推广前景和减排潜力
预计未来 5 年,PERC 组件市场占有率将达到 50%左右,项目总投资 6990 亿元,可形成的年碳减排能力约为 21000 万 tCO2。
由武汉节能协会办公室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