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材工业是中国重要的材料工业。建材产品包括建筑材料及制品、非金属矿及制品、无机非金属新材料三大门类,广泛应用于建筑、军工、环保、高新技术产业和人民生活等领域。目前,中国已经是世界上最大的建筑材料生产国和消费国。主要建材产品水泥、平板玻璃、建筑卫生陶瓷、石材和墙体材料等产量多年居世界第一位。同时,建材产品质量不断提高,能源和原材料消耗逐年下降,各种新型建材不断涌现,建材产品不断升级换代。我国建材工业的主要产品水泥、玻璃、陶瓷、粘土砖产量世界第一,建材工业能耗占全国社会终端总能耗的16%,到”十二五”末,希望新制品、新材料在全行业的比重超过50%。
主要技术应用
1、内燃烧砖技术
内燃烧砖技术是指添加可燃工业废渣,如粉煤灰,煤矸石等以适当比例掺入制坯粘土原料中作为内燃料,当砖焙烧到一定温度时,内燃料在坯体内也进行燃烧,这样烧成的砖叫内燃砖。
内燃烧砖法可节约大量外投煤,节约原料粘土5%-10%,强度提高20%左右,表观密度减小,导热系数降低,并可变废为宝,减少环境污染。
2、混凝土空心砖技术
由于混凝土空心砖具有轻质、隔热及高强等一系列优点,已成为我国较主要的可代替实心粘土砖的新型墙体材料,在寒冷地区的房屋开发中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应用。
目前利用粉煤灰生产烧结空心砖的技术已经成型,采用该技术不但可以保护自然资源,利废增效,节约耕地,同时还能完善墙体材料的革新,粉煤灰烧结空心砖是目前建筑行业的发展方向,它具有质轻、高强、隔音、保温等特点,且方便砌筑、节省砂浆、可相对增大房屋使用面积。
小型混凝土空心砌块砖(N式小砌块)以较小的规格、巧妙的组砌方法,解决了砌块建筑易“裂渗”的质量难题。经过多次系统验证实验和技术分析,结果表明这种新型墙材抗裂能力比传统小砌块砖提高30%-50%左右,抗压强度也大大高于普通混凝土砌块砖,成为建筑砌块砖的发展方向。
3、新型的外墙建筑材料技术
具有自洁功能的碳素纤维材料。这种“阳光谷”结构的设计施工采用了具有自洁功能的加强型PTFE碳素纤维材料,脏了也用不着清洗,只要下雨,屋顶遇水,灰尘就会随着清水脱落,完全可以自净。使用寿命可以超过100年,透明玻璃与金属架连接处则采用了高性能硅橡胶和化学黏合剂。
比不锈钢更便宜耐用的“耐候钢”,看起来有些锈迹斑斑,再仔细一看却是光滑如新,这得益于耐候钢在大气中具有优良的抗蚀性能。而且,耐候钢只有微量元素,比如磷、铜、铬、钼、铌、钒、钛等等,合金元素总量仅百分之几,因此价格较为低廉。耐候钢表面有一层致密和附着性能很强的保护膜,阻碍绣蚀往里扩散和发展,保护绣层下面的基体,以减缓其腐蚀速度。由于这层致密氧化物的存在。阻止了大气中氧和水向钢铁基体渗入,大大提高了钢铁材料的耐大气腐蚀能力。
可回收的“布外墙”材料,使用的是一种网状的、透气性能良好的革新性建筑材料,表层织入一种金属性银色材料。这种材料对太阳辐射具有极高的反弹力,同时网状透气性织布结构又能防止展馆内热气的积聚,由此减轻展馆内空调设备的负担。同时这些布料还可以被再利用,如改制成小块遮阳罩或加工成手提袋等。
用废纸和塑料做成的“鱼鳞外墙”,是一种新型纸塑复合材料:以标签纸和塑料的边角余料为主要原料,表面坚硬耐磨,水分含量低,自重轻,不褪色,移动或者拆卸也很方便,而且全部材料都可以被回收。
4、加气混凝土切块技术
加气混凝土是以硅质材料(砂、粉煤灰及含硅尾矿等)和钙质材料(石灰、水泥)为主要原料,掺加发气剂(铝粉),通过配料、搅拌、浇注、预养、切割、蒸压、养护等工艺过程制成的轻质多孔硅酸盐制品。因其经发气后含有大量均匀而细小的气孔,故名加气混凝土。
加气混凝土按原料,基本有三种:(水泥,石灰,粉煤灰加气砖);(水泥,石灰,砂加气砖);(水泥,矿渣,砂加气砖)
材料强度稳定,在对试件大气暴露一年后测试,强度提高了25%,十年后仍保持稳定。综合造价比采用实心粘土砖降低5%以上,并可以增大使用面积,大大提高建筑面积利用率。
5、生态水泥生产技术
生态水泥(eco-cement)生产技术是大量利用各种废弃物,包括各种工业废料、废渣及城市垃圾为原料制造的一种生态建材。生产和使用过程中有利于保护和改造自然环境、治理污染。可使废弃物再生资源化并可回收利用。产品设计以改善生活环境、提高生活质量为宗旨,即产品不仅不危及人体健康,而且应有益于人体健康,产品具有多功能化,如阻燃、防火、调温、调湿、消声、防射线等。具有良好的使用性能,满足各种建设的需要,生态水泥从材料设计、制备、应用,直至废弃物处理,全过程都与生态环境相协调,都以促进社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为目标。
生态水泥的主要品种有:环保型高性能贝利特水泥,低钙型新型水硬性胶凝材料,碱矿渣水泥等。
6、再生骨料混凝土生产技术
再生骨料混凝土生产技术指以废混凝土、废砖块、废砂浆作骨料,加入水泥砂浆拌制的混凝土。
我国20世纪50年代所建成的混凝土工程已使用50余年,许多工程都已经损坏,随着结构的破坏,许多建筑物都需要修补或拆除,在大量拆除建筑废料中相当一部分都是可以再生利用的。
如果将拆除下来的建筑废料进行分选,制成再生混凝土骨料,用到新建筑物的重建上,不仅能够根本上解决大部分建筑废料的处理问题,同时减少运输量和天然骨料使用量
再生骨料与天然骨料相比,孔隙率大、吸水性强、强度低,因此再生骨料混凝土与天然骨料配置的混凝土的特性相差较大,这是应用再生骨料混凝土时需要注意的问题。
7、高性能混凝土技术
高性能混凝土(High Performance Concrete,HPC)为一种新型高技术混凝土,是在大幅度提高普通混凝土性能的基础上采用现代混凝土技术制作的混凝土,区别于传统混凝土,高性能混凝土由于具有高耐久性、高工作性、高强度和高体积稳定性等许多优良特性,被认为是目前全世界性能最为全面的混凝土,至今已在不少重要工程中被采用,特别是在桥梁、高层建筑、海港建筑等工程中显示出其独特的优越性,在工程安全使用期、经济合理性、环境条件的适应性等方面产生了明显的效益,因此被各国学者所接受,被认为是今后混凝土技术的发展方向。
应用大掺量粉煤灰混凝土和大掺量矿渣混凝土发展HPC是最可行的途径,因为它不仅能够提高混凝土的品质,还能有效地降低生产成本。在人们对发展HPC取得共识的基础上,注重骨料品质的提高,并将大掺量粉煤灰混凝土和大掺量矿渣混凝土恰当地用于我国的基础设施建设,这不仅有利于混凝土业的可持续发展,同时对整个国民经济建设的可持续发展都会发挥一定的促进作用。
8、开发煤粉灰建材
粉煤灰是燃煤发电场的废弃物,由于其具有轻质多孔的特点和潜在的水硬性,可以作为多种建材的生产原料。开发粉煤灰建材不仅可以解决能源和资源问题,同时解决了这种工业废弃物造成的污染问题。
9、建筑综合垃圾的应用
建筑垃圾作为一种再生资源,对固体废弃物加以筛分、破碎后制成建筑垃圾砖或用作路基垫层及地基垫层;对不可处理垃圾则堆山造景加以利用。
建筑垃圾砖取代传统粘土实心砖作为砌体材料,净化了环境,节约了能源,保护了土地资源,是一种具有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产品,从而使建筑业走上了一条良性循环的经济模式,成为建筑业可持续发展的动力。
10、注塑机节能改造技术应用
在建材行业中有大量的注塑需求,注塑机是企业生产的关键设备之一,是企业的生产骨干。但是注塑机耗电很大,而且浪费也大。要让注塑机做到最佳性能的运转,为注塑机提供合理高效的节能解决方案是企业节省电量的关键之一。注塑机的节能解决方案由两部分组成:
第一针对油泵部分的伺服节能技术
传统注塑机大部分都是油电混合型,油压系统的耗能占整体能耗的75-80%以上。注塑机在使用过程中在锁模、射出、保压、冷却、开模等过程需要不同的压力和流量,对于油泵马达都是出于负载变动的状态;当系统需求超过设定的流量和压力,会由溢流阀或比例阀来调整压力流量(回流),这个过程称之为高压节流,造成的能量损失高达40%-75%。注塑机伺服节能控制技术结合了伺服电机快速的无级调速特性和液压油泵的自主调节油压特性,可采用耐恶劣环境的防震、防油、防尘设计;无须更换上控器器,旧机改造易;采用具备双重冷却技术的电机,能够有效降低电机温度;专采用用伺服驱动器和专业伺服电机的完美组合,能够带来巨大的节能潜力。该技术具备以下的独特优势:
超省电节能:比传统定量泵油压系统省电60%
系统油温低:油温降低5-10度,减小冷却器规格
重复精度低:更高的稳定性和合格率
频率响应佳:频率响应可达50ms,更高的生产效率
第二针对加热部分的电磁加热技术
传统的塑胶机械所用的加热方式普遍为电热圈发热,通过接触传导方式把热量传到料筒上,只有紧靠在料筒表面内侧的热量传到料筒上,外侧的热量大部分散失到空气中,存在热传导损失,并导致环境温度上升,另外电阻丝加热有一个缺点就是功率密度低,在一些需要温度较高的场合就无法适应。电磁加热技术是使金属料筒自身发热,并且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在料筒外部包裹一定的隔热保温材料,这样就大大减少了热量的损失,提高了效率,因此节电效果十分显著,可达30%-80%。
11、磁密封泵、磁密封搅拌器使用
建材行业中整个生产过程中,大量采用泵、压缩机,搅拌器以满足生产工艺要求,为了防止管道内或容器中液体或气体泄漏,造成损失或危险,宜将这些机械密封的泵、压缩机、搅拌器更换成磁密封泵或磁密封搅拌器。

磁密封泵或磁密封搅拌器结构原理图
12、合理使用变压器,低损非晶变压器
应根据生产企业的用电特点选择较为灵活的接线方式,并能随各变压器的负载率及时进行负荷调整,以确保变压器运行在最佳负载状态。变压器的三相负载力求平衡,不平衡运行不仅降低出力,而且增加损耗。要采用节能型变压器,如非晶合金变压器的空载损耗仅为S9系列的25%~30%,很适合变压器年利用小时数较低的场所。
13、调整用电负荷保持均衡用电
调整用电设备运行方式,合理分配负荷,压低电网高峰时段的用电,增加电网低谷时段的用电。改造不合理的局域配电网,保持三相平衡,使企业用电均衡,降低线损。
14、改造低压配电线路扩大导线的载流水平,降低线损
按导线截面的选择原则,可以确定满足要求的最小截面导线,但从长远来看,选用最小截面导线并不经济。如果把理论最小截面导线加大一到二级,线损下降所节省的费用足可以在较短时间内收回增加的投资。假设VV22-0.6/lkV四芯电缆埋地敷设,计算电流为环境温度30℃时的相应载流量。
15、减少接点数量降低接触电阻
在配电系统中,导体之间的连接普遍存在连接点数量众多的问题,不仅成为系统中的安全薄弱环节,而且还是造成线损增加的重要因素。必须重视搭接处的施工工艺,保证导体接触紧密,并可用降阻剂进一步降低接触电阻的阻值。尤其要注意不同材料间的搭接。
16、离心负载使用永磁调速驱动器或变频器节能
泵、空冷风机、风机、压缩机、增压机等采用永磁调速驱动器或变频器节能。
17、厂区、生产线、办公楼照明节能
根据建筑布局和照明场所合理布置光源,选择照明方式、光源类型是降损节能的有效方法。推广高效节能电光源,用更高效的、寿命更长的荧光灯具、LED灯具、LEP灯具替代传统的白炽灯、高压汞灯、金属钠灯、普通荧光灯等。以电子整流器取代电感整流器。以电子调光器、延时开关、光控开关、声控开关、感应式开关取代跷板式开关应用于公共场所,将大幅降低照明能耗和线损。
18、合理进行谐波治理与无功补偿,APF与SVG
对于电力线路中存有大量谐波电流的负载端,宜安装有源滤波器,就地消除谐波电流、补偿无功功率,以保证用电与设备安全,并能降低线路损耗。运行中的变压器,其消耗的无功功率是消耗的有功功率的几倍至几十倍。无功电量在电网中的传输中造成大量的有功损耗。一般的配电网中,无功补偿装量安装在变压器的低压侧400V系统中,通常认为将负载功率因数补偿到0.9~0.95即可,而忽视了对变压器的无功补偿,即对10kV高压侧的补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