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卫星石化股份有限公司平湖基地“耗水大户”的华丽转变
实现节水391.79万立方米,减少污水排放284.51万立方米,减轻企业用水成本809.7万元……这是浙江卫星石化股份有限公司平湖基地5年来的节水“成绩单”。谁能想到,这家“节水大户”5年前还是“耗水大户”——企业年均用水量高达735立方米,年排放污水272万立方米,年支出水费及污水处理费高达3000余万元。
浙江卫星石化股份有限公司平湖基地是国内丙烯酸的主产地,主要用水环节在冷却用水。“刚开始,由于工业水厂源水中的氯离子、电导率常年偏高,为避免设备腐蚀,冷却循环水浓缩倍数仅为2.2倍,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难以提升,导致水费及污水处理费异常高。”一见面,公司公用工程管理部经理苏云伟就跟我们说起了刚开始节水时的窘境。
技术难关要如何破除?苏云伟介绍,公司专门成立技术研究团队,探索水处理和水循环工艺。“经推演,如自行建设中水回用项目,运行成本较高,且工艺技术不成熟,将给化工产品稳定生产造成风险。
几经比选后,公司最终选择与栗田工业合作,开展中水回用项目建设,共担风险、共享效益。2015年6月,双方签订项目合同,栗田工业负责出资建设两套循环冷却水回收装置及其日常运行管理,将处理达标的回用水供应给甲方,并根据回用水量收取服务费作为收益。
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在合作过程中,栗田工业的技术人员每星期都会到公司参与管理,提供服务。五年来,该项目累计产出高品质回用水261.19万立方米,减少市政管网取水391.79万立方米,减少污水排放284.51万立方米,减少水费和污水处理费支出1802.23万元,扣除支付给栗田工业的水处理服务费,实现降本809.71万元。栗田工业根据回用水量收取水处理服务费用,实现营收约992.52万元。
“无论对我们企业还是社会来说,都是水资源的最大化利用。”苏云伟经理指着一排排高大的冷却塔喜滋滋地述说着合作的成效。
高耗水企业通过和节水服务商的强强联合,不仅提高了水资源利用率,腾出了生态空间指标,更实现了节水降本、节水增收、节水减排各方多赢的良好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