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武汉市节能协会官方网站
当前位置:
首页
>
“碳达峰、碳中和”
>
相关行业观察
中国“碳达峰、碳中和”必要性和战略意义
(2024-03-21)
一、中国“碳达峰、碳中和”必要性 (1)全球气候变化形势严峻 温室气体排放带来全球气候变化问题,这是目前主流科学界的共识。全球气候变化导致海平面上升,地球极端天气灾害频发,生物多样性受影响严重,全球气候变化给人类社会带来了严重的
查看详细>>
推动“十四五”时期工业绿色低碳发展的对策措施
(2024-03-21)
一、坚持绿色低碳导向,促进减污降碳协同 绿色低碳是方向、是基调。要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就是保护经济社会发展后劲;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统筹污染
查看详细>>
数字经济助力“碳达峰、碳中和”
(2024-03-21)
当前我国正在全面迈进数字经济新时代,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进程方兴未艾,数字经济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不断涌现,正在深刻改变我们的生产生活方式。《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提出,加快数字化发展。发展数字经济,推进
查看详细>>
官方解读:上游原材料、动力电池、电池回收梯次利用在绿色低碳有较大提升空间
(2024-03-15)
来源:国家发改委 设备产品广泛应用于各行业领域,是构建绿色低碳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的基础支撑。我国正处在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关键时期,也处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攻坚阶段。近日,国务院印
查看详细>>
构建能源绿色发展新格局,助力“碳达峰、碳中和”
(2023-10-10)
加快推进能源绿色发展。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碳达峰、碳中和的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对标对表“力争2030年前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目标,系统研究能源消费碳排放空间、能源消费总量与结构
查看详细>>
怎样正确认识和把握碳达峰碳中和
(2023-10-10)
正确认识和把握碳达峰碳中和 十四五”时期是碳达峰的关键期、窗口期,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进入了以降碳为重点战略方向、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实现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由量变到质变的关键时期。当前,
查看详细>>
科技支撑碳达峰碳中和的10大创新行动
(2023-10-10)
由科技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生态环境部、住房城乡建设部、交通运输部、中科院、工程院、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的《科技支撑碳达峰碳中和实施方案(2022—2030年)》,将通过十大科技创新行动支撑碳达峰碳中和。 一是能源绿色低碳转型科技支撑行动。立足以煤为主的
查看详细>>
金融机构落实“碳达峰、碳中和”大有可为
(2023-10-10)
碳达峰、碳中和是一项系统性工程,与能源结构、产业结构、生活方式、碳移除等密不可分,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必须坚持系统观念,统筹兼顾,整体推进,久久为功,发挥各方合力。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需要改变我国能源结构。我国煤炭消费占比约60%,光伏、风能、生物
查看详细>>
中国实现“碳中和”的三条路径
(2023-10-10)
全球疫情大暴发让我们不得不重新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截至目前,全球已有超120个国家和地区提出了“碳中和”的愿景。2020年,中国也向全世界宣布中国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 中国要实现“碳中和”,可谓“时间紧、任务重”。欧盟和美国,从“碳达峰
查看详细>>
安徽合肥包河区:合同能源管理模式助力“碳达峰、碳中和”
(2023-09-03)
来源:人民网 2021年5月,合肥市包河区机关事务管理中心通过方案论证、基准能耗标定、公开招标等程序,与中标单位远大能源利用管理有限公司正式签订合同能源管理合同,托管服务期限为10年,这是合肥市首家签订能源托管
查看详细>>
生态环境部回应:CCER何时重启?进展如何?
(2023-07-03)
6月29日,生态环境部举行6月例行新闻发布会。生态环境部生态环境执法局局长赵群英出席发布会,介绍生态环境执法工作进展情况。生态环境部新闻发言人刘友宾主持发布会,通报近期生态环境保护重点工作进展,并共同回答了记者提问。 记者:大家都很关注CCER的重
查看详细>>
国家能源局组织发布《新型电力系统发展蓝皮书》
(2023-06-15)
6月2日,由国家能源局主办,电力规划设计总院、中国能源传媒集团有限公司承办的《新型电力系统发展蓝皮书》(以下简称《蓝皮书》)发布仪式在京举行。《蓝皮书》全面阐述新型电力系统的发展理念、内涵特征,制定“三步走”发展路径,并提出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总体架构和重点任务。国
查看详细>>
城市能源低碳转型还面临三重挑战
(2023-06-15)
当前,我国城市能源消费量占一次能源消费总量比重较高。同时,由于城镇化率快速提升,近年来能源消费增量主要由城市贡献。所以,减少城市温室气体排放对我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具有决定性作用。不过,业内专家认为,城市能源低碳转型仍面临多重挑战。 挑战一:城镇
查看详细>>
杜祥琬院士:中国完成低碳转型“挑战最艰巨”
(2023-06-12)
中国工程院院士、原副院长,国家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顾问杜祥琬30日表示,中国经济社会完成低碳转型“挑战最艰巨”。 在当天举办的2023林草碳汇创新国际论坛上,杜祥琬就中国如何实现“双碳”目标分享观点。他表示,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已成为全球共识,正深刻影响
查看详细>>
资本普遍看好储能
(2023-06-08)
随着近两年储能行业驶入“快车道”,储能吸引了大量资本“疯狂”涌入。今年以来,融科储能、钠创新能源、纬景储能、电管家、乐驾能源、精控能源、星源博锐、云储新能源等储能企业融资金额均超亿元。受访的业内人士纷纷向《中国能源报》记者表示看好储能极大的增长空间,“储能行业前景
查看详细>>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
共115条记录/8页
--政府链接--
政府链接
国家能源局
国家统计局
中国政务网
国家节能中信公共服务网
国务院国家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化和信息部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公共机构节约能源资源网
湖北省人民政府
湖北省生态环境厅
湖北省经济和信息化厅
武汉市科技局
武汉市城乡建设局
武汉市生态环境局
武汉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武汉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武汉市生态环境局
武汉市民政局
武汉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武汉市财政局
武汉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
武汉市机关管理局
--节能协会链接--
省级&自治区节能协会
中国节能协会
北京市国际生态经济协会
上海节能网
重庆节能网
天津市节能协会
广东省节能协会
湖北省节能协会
浙江节能协会
江苏省能源行业协会
湖南省建设科技与建筑节能协会
甘肃省建设科技与建筑节能协会
福建省节能协会
四川省节能协会
河南省循环经济与节能协会
山东省节能协会
安徽节能网
陕西省节能协会
吉林省建筑节能协会
云南节能网
江西省能源协会
河北省节能协会
辽宁省节能协会
山西省节能协会
黑龙江省节能协会
贵州省节能协会
海南省节能协会
青海省节能协会
内蒙古节能协会
新疆节能减排网
西藏节能协会
广西节能协会
宁夏能源网
市级节能协会
广州市节能协会
成都节能协会
武汉市节能协会
杭州市节能协会
深圳节能协会
南京节能环保产业协会
长沙市建筑节能协会
郑州节能协会
福州市节能公共服务网
济南节能协会
合肥市节能协会
西安市建筑节能协会
沈阳节能协会
昆明市节能协会
南昌市节能协会
石家庄市节能协会
长春市节能协会
太原市节能协会
哈尔滨市节能协会
贵阳市节能协会
兰州市节能协会
海口市节能协会
西宁市节能协会
宁波市节能协会
柳州市节能环保产业协会
--相关协会链接--
中国&省级行业协会
中国化工学会
中国能源协会
中国建筑节能协会
中国循环经济协会
中国化工环保协会
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
中国城镇供水排水协会
中国照明学会|中国照明网
中国机电一体化技术应用协会
中国建筑玻璃与工业玻璃协会
北京信息化协会
北京机电行业协会
北京市建筑装饰协会
北京市政工程行业协会
北京市工程建设质量管理协会
北京市朝阳区国际绿色经济协会
上海冷冻空调行业协会
上海市化工行业协会
上海市安装行业协会
上海市建筑施工行业协会
上海市环境保护产业协会
上海市江西赣州商会暖通分会
天津市新能源协会
天津市工程咨询协会
天津市金属材料行业协会
天津市混凝土行业协会
天津市建设工程造价和招投标管理协会
重庆市照明学会
重庆市环境保护产业协会
重庆市建设工程安全管理协会
广东省能源协会
广东省建筑业协会
广东省暖通空调协会
广东省电源行业协会
广东省行业协会联合会
广东省环境保护产业协会
广东省磁性元器件行业协会
广东省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山东照明学会
山东模具协会
山东省安装协会
山东暖通空调网
山东省铸造协会
山东省建筑业协会
山东省电力行业协会
山东省建材工业协会
山东省电力行业协会
山东省城镇供排水协会
山东省工程建设标准造价协会
湖北化学化工学会
湖北省机械工程学会
湖北省太阳能行业协会
湖北省电力机电行业协会
湖北省空调工程施工行业协会
浙江省照明学会
浙江省机电行业协会
浙江省环保产业协会
浙江省玻璃行业协会
浙江省铸造行业协会
浙江省建筑业行业协会
浙江省电力工程企业协会
河南省空调冷冻节能协会
河南省暖通空调冷冻节能协会
河南省科学技术协会
河北省建筑业协会
河北省暖通行业协会
河北省冶金行业协会
河北省建设机械协会
安徽省照明学会
安徽省建筑业协会
安徽省暖通空调协会
安徽省机电行业协会
吉林省照明学会
吉林省建设监理协会
内蒙古建筑节能协会
内蒙古水利行业协会
内蒙古自治区建筑业协会
内蒙古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海南省建筑业协会
海南省塑料行业协会
海南省海洋环保协会
海南省节能减排协会
海南省暖通空调行业协会
湖南省建筑业协会
湖南省环保产业协会
湖南省水利工程协会
湖南省机械工业协会
湖南省电力工程企业协会
湖南省家具行业协会
湖南省建设科技与建筑节能协会
湖南省绿色建筑与钢结构行业协会
四川省燃气协会
四川省照明电气协会
四川省电力行业协会
四川省化工行业协会
四川省科学技术协会
四川省环境保护产业协会
山西电力行业协会
山西省化学工业协会
山西省钢铁行业协会
山西省环境保护产业协会
贵州省建筑业协会
贵州省钢结构协会
贵州省水利工程协会
贵州省公共机构节能网
贵州省耐火材料行业协会
贵州省预拌混凝土行业协会
成都涂料行业协会
成都市建筑业协会
成都市钣金行业协会
成都市市政工程协会
成都市工程造价协会
成都市节能及新材料产业协会
陕西省水利工程协会
陕西省煤炭工业协会
陕西省电力行业协会
陕西省建筑节能协会
陕西省城市燃气热力协会
陕西省暖通空调与制冷行业协会
江苏省照明学会
江苏省轻工协会
江苏建筑业协会
江苏省能源行业协会
江苏省电力行业协会
江苏省冶金行业协会
江苏省光伏产业协会
江苏省市政工程协会
江苏省土木建筑学会暖通空调热能动力专业委员会
地市级行业协会
深圳市照明学会
深圳绿色建筑协会
深圳市水泥及制品协会
深圳环境保护产业协会
深圳市高分子行业协会
深圳市环卫清洁行业协会
深圳市暖通空调行业协会
深圳市暖通净化行业协会
杭州清洁行业协会
南京建筑业协会
南京机械工程协会
南京电气行业协会
南京风电装备行业协会
南京节能环保产业协会
南京环境保护产业协会
南京市装饰材料商贸协会
南京市建筑门窗幕墙行业协会
武汉门窗协会
武汉建筑业协会
武汉建筑装饰协会
武汉市科学技术协会
武汉市建设安全协会
武汉企业联合会、武汉企业家协会
杭州市建筑业协会
杭州工业设计协会
长沙市化工协会网
长沙市建筑业协会
长沙市科学技术协会
长沙市渣土行业协会
长沙市建筑节能协会
长沙市门窗行业协会
长沙市水电工程师协会
长沙市工程机械行业协会
宁波市建筑业协会
宁波市铸造行业协会
宁波市城市科学研究会
宁波市建筑装饰行业协会
宁波水产行业协会
宁波市电工电气行业协会
宁波市石油和化工行业协会
合肥市建筑工程协会
合肥市质量和技术创新协会
郑州市建筑业协会
郑州市土木工程协会
郑州市空气净化协会
福州市建筑装饰协会
福州市建筑业协会
南昌市建筑业协会
南昌市建筑业协会
南昌市装饰行业协会
乐清市电源协会
乐清市变压器行业协会
西安市环境保护产业协会
济南市工程建设标准造价协会
济南市建设工程质量与安全生产协会
沈阳环境保护产业协会
沈阳市建筑业协会
宁夏化工行业协会
--相关行业链接--
节能低碳类
华商低碳
长飞光纤
能源行业门户网
碳排放交易网
中国照明网
中国节能网
石油和化工节能网
北极星电力新闻网
中华循环经济网
中国暖通空调网
中国拟在建项目网
国家节能中心公共服务网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上海节能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武汉市科技成果转化平台
节能环保类
中国节能产业网
唯科网环保
国际节能环保网
环保在线
365节能环保采购网
广东大能环保集团有限公司
绿色节能网
国家绿色技术交易中心
环评爱好者
全联环境服务业商会
新能源类
能源网
能源世界
新能源网
国家能源网
国际能源网
中国能源网
索比光伏王
光伏英才网
集邦新能源网
太阳能光伏网
光伏产业观察网
欧乐光储充资讯网
地址:武汉市江岸区洞庭街107号怡东大厦17楼1701 电话:027-82822922,82296088,82893188 邮编:430015
Copyright © 2010-2024 武汉市节能协会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武汉网讯互联 鄂ICP备17017026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0202001628号